何未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高”都算是抬舉了,在有些比較苛刻的音樂人看來,這特麼也能算歌手?這特麼也能出道?這個組合裡的這些女孩子到底有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啊?聽了她們唱歌才知道樂壇裡很多不被人待見的偶像派歌手是多麼專業啊!而且她們的這張專輯的歌曲質量也著實一般般,大部分都是口水歌,有的連口水歌都算不上,也不知道寫歌的人是不是從鄉下的哭喪隊裡請了個吹喇叭的過來客串的。
放在他們的公司裡,這種歌是萬萬不可能進專輯的呀!
可偏偏就是這種沒有聽說過、唱功稀爛、選歌不咋地、長的也不是很漂亮的女子組合,憑著新專拿下了周銷量的第一,還是4萬多張這樣一個成績。
買專輯的那些人都是腦子有坑嗎?這是很多業內人士瞭解到情況後的第一想法,然後就有人發現了裡面的卡券,上面還附帶著對於本次兩項活動的說明。
這是個什麼鬼?專輯裡怎麼還會有這東西的?
於是他們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和方式去查這個組合的資訊,一點一點地開始瞭解這個組合……
除了這些業內人士之外,嗅覺敏銳的媒體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嗅到了這榜單上的異常,也有媒體以這個為內容挖掘下去開始做相關的報道,畢竟光從銷量上來看的話,這很有可能又是一顆樂壇新星在升起呢,可是個大新聞!
這些報道順利地透過編輯的同意,順利地出爐,順利地刊登在報紙上來到觀眾們的手中,要是換做平時的話,估計已經引起廣泛的關注,成為眼下最熱的話題了,但是卻沒有,原因有兩點:第一,它在每一個報紙上不僅沒有搶到頭條,而且位置還不大好,屬於犄角旮旯,不醒目;第二,大部分讀者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另外的報道上面,那就是杜安這次又出來搞事的後續。
《夢工廠已對涉事員工提起訴訟》,《從起訴方分析杜安新片》,《與張藝某的隔空對話?》,《新劇組名單解密》,《杜安的造星計劃》,《他需要一盆冷水——論杜安新戲洩密事件》……
媒體們發現杜安還是一如即玩地合作,先是讓他們自由發揮了幾天,看著他們發揮不下去了,又跳出來給他們送了新資訊——嘿,夥計們,我把洩密的人給告了!
杜安這麼一做,等於是把這條資訊給坐實了。
這下媒體們也不用再猜來猜去的了,直接就能肯定這件事了,然後他們也一下子又來了精神,在新的進展上又有各種新的角度和內容可寫,於是熱度一下子又起來了,就像是洪湖水浪打浪一樣,一浪接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