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怕也要受到極大的創傷。
畢竟這是有前車之鑑的。
當年的嘉靖倭亂,幾十個倭寇便能縱橫三省,攻掠杭、嚴、徽、寧、太平等州縣二十餘處,擊殺大明官兵數千人,直逼南京城下。
而這一次,據熹宗收到的奏報,倭寇至少有數千之多。
故而熹宗極為重視,收到急報之後,第一個想到的人選便是許長安。
一聽熹宗所說,許長安主動請纓道:“皇上,臣願領兵清剿。”
“嗯,朕也正是這個意思。”
“不過皇上,臣有一個想法……”
熹宗眉頭一動:又有想法?朕喜歡。
“愛卿快快道來。”
“這次,微臣準備調集三千錦衣內衛,不僅要圍剿這夥倭寇,而且還要圍剿活動在沿海一帶的其他倭寇。”
換作以前,熹宗根本不指望。
但現在不一樣了,一是許長安有過輝煌的戰績,二來,如今有了不少新型的火炮、火槍等等武器。
如果這次真的可以解決倭寇之亂,對他來說也是一樁莫大的功績。
於是道:“這樣,朕提點愛卿為總兵,賜你虎符、帥印,率兵前往江南圍剿倭寇……”
總兵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常駐武官,另外一種是有戰事之際,皇上臨時指派總兵佩將印出戰。
有了虎符,屆時可調動地方兵馬配合作戰。
如此一來,許長安就更加沒有後顧之憂。
“臣領旨!”
熹宗一臉凝重,上前拍了拍許長安的肩:“朕將此重任託附給愛卿,希望愛卿不負朕望,早日班師回朝。”
“皇上放心,微臣一定不會讓皇上失望。”
熹宗一臉欣慰:“如此甚好!”
戰況緊急,熹宗當日便頒下旨意,提許長安為總兵,率部火速奔赴江南一帶清剿倭寇。
要是按常規出兵,光是點兵點將,準備糧草等輜重物怕也得數日工夫。
但這一次,許長安卻向一眾朝臣展現了錦衣內衛的特種作戰風格。
當天晚上,許長安便親自率領五百精騎出城而去,糧草一車都沒帶。
之前加工的壓縮食品,這一次終於派上用場。
餘下的二千五百人,也將於次日搭乘官船,沿運河出發南下。
經過數日的急行,許長安一行順利抵達臨沂地界。
這裡距離海州已經不遠了。
紮營休息時,許長安攤開輿圖,與沈煉、裴綸等人一起商討行軍路線。
這一次,錦衣內衛可謂精銳盡出,千戶及以上幾乎都出動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錦衣內衛建立時間不長,人員編制遠遠不如錦衣衛。
“各位,根據目前各方探子傳來的訊息,那些倭寇比較分散,大約有十幾批,上岸的地方也不一樣。不過……”
許長安抬手指了指輿圖,繼續道:“根據他們行進的方向,我仔細分析了一下,這些倭寇最終很可能會在這裡集中。”
沈煉仔細看了看,不由道:“淮安?”
“對!他們的行進路線看似隨意雜亂無章,但將所有點串起來看,就像蜘蛛網一般,終究有個中心點。
而這個中心點,不出意外的話就在淮安一帶。”
聞言,裴綸不由介面道:“那大人的意思是說,咱們接下來往淮安方向行進?”
“嗯,咱們先往淮安方向,如果有什麼變化再調整路線也不晚。”
話是這樣說,其實許長安幾乎有百分百的把握。
因為這是他利用了超能計算機經過n次演算的的結果。
休息的差不多時,一行人拔營向著淮安方向挺進。
果然,數日之後,一撥接一撥的倭寇從不同方向如水流一般匯攏,在淮安附近的一處山中集結。
這些倭寇的一舉一動,早就在許長安一行人的監控中。
除了各地飛傳的訊息之外,許長安還派出了不少斥候,以便隨時掌握對方的行蹤。
“孃的,人還真夠多的,怕是有一萬人?”
山頭上,裴綸用望遠鏡觀察了好一會兒,忍不住說了一句。
“嗯,一萬人只多不少。”許長安應了一聲。
一萬餘人,應該算是大明境內倭寇規模最大的了。
當年戚家軍與倭寇的幾場大戰,規模最大的一場,倭寇差不多也是萬餘人。
靳一川忍不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