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三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北齊之後沒過兩天,戰豆豆頒旨昭告天下,宣佈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北齊已與東夷城正式結盟,雙方將在多方面展開交流與合作。
第二件,冊封許長安為安靖王,協領皇家內庫,並監察百官。
第一件事倒還好,不管對於朝臣還是百姓來說,皆是一件振奮人心的大喜事。
但第二件事就難免讓人震驚了。
雖說許長安名氣很大,有“詩仙”之美譽,而且也立了不少功勞。
但是王爺這個爵位可不是輕易冊封的,一般都是皇子,或是皇帝的叔叔、伯伯、兄弟之類才會冊封王爺。
王爺又分為親王、郡王兩等。
親王,也就是一字王,比如晉王、齊王這類的,一般為皇子,或是皇帝的直系叔叔、伯伯才有資格冊封親王。
郡王,也就是二字王,比如許長安受封的安靖王。
郡王並不限定皇親,一些開國功臣,或是對朝廷有重大突出貢獻者可視情況破格冊封郡王。
這類不屬於皇家血脈者破格封王,一般稱為異姓王。
比如許長安歷史上放清軍入關的吳三桂,便被清廷冊封為平西王。
當年的北魏,也只是在立朝之初冊封過兩個異姓王,而北齊自立朝以來,別說郡王,連親王都沒有一個。
要不然,太后當年也不至於冒天下之大不韙讓自己的女兒冒充男子登上皇位。
也就是說,許長安現在是整個北齊唯一的王爺,自然更加令人矚目。
不過奇怪的是,這一次公開在朝堂上反對的大臣幾乎沒有。
就算有那麼幾個老頑固反對也於事無補。
早在戰豆豆頒旨之前,便已經有訊息悄然傳開,說這次與東夷城的談判之所以如此順利,乃是因為許長安一劍逼退四顧劍,從而贏了賭注。
天下間,敢向四顧劍挑戰的人有多少?
敢於挑戰,並且能夠一劍逼退四顧劍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所以,當這個訊息傳開之後,不少人認為,許長安就算不是大宗師,也是超越了九品,最接近於大宗師的高手。
當然,也有人表示懷疑,認為訊息有誇大的成分。
但很快又有訊息傳出,數年未見蹤影的國師苦荷竟然來到了上京城,先去了一趟皇宮,之後又親自登門拜訪許長安。
直至第二日下午方才離開。
整個北齊,有幾個人值得國師這樣的大宗師主動登門拜訪?而且一待就是一天多?
因此,在不少人想來,許長安多半與神廟有關,要不然很難解釋他年紀輕輕所展現出來的實力。
也很難解釋他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從一個新科進士一躍踏上人生的巔峰,成為北王唯一的王爺。
既然冊封了王爺,自然少不了大量的賞賜,比如王府、封地、奴僕、金銀等等。
當然,許長安奉獻的更多,一次性拿出了不少好東西,比如配方、工藝、兵法、治國之策、農業相關……等等等等。
如此一來,令得北齊的綜合國力直線飆升,皇家內庫源源不斷推陳出新。
其出產的商品幾乎涵蓋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價格也分為不同的檔次,高中低端皆有,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消費。
而且,經營模式也與慶國不同。
慶國皇家內庫只在各大城市設立商號,而許長安的模式卻是以點帶面,先在一個城市設立商號,接下來再往周邊擴散,最終將形成四通八達的商業圈。
同時,又將物流模式與商號捆綁在一起,對外承接長短途貨物運輸。
這,又是一大筆收入。
畢竟是朝廷的產業,不僅運輸速度快,而且相當安全,估計也沒幾個人敢不長眼去劫皇家內庫負責運送的貨物。
眼見著北齊的國力越來越強盛,又與東夷城結盟,慶帝終於坐不住了。
他苦心經營了二十多年,本以為棋局已經大勢已定,就差落下最後一步棋了。
卻萬萬沒有料到,許長安一出現,猶如一腳踹翻了他的棋盤,棋子散落一地,令得慶帝的計劃全盤落空。
但是,他不甘心。
他雖然是大宗師,但是年齡畢竟一年年大了。
人生,有幾個二十多年?
而且還是他最強壯的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的心血,又如何甘心毀於一旦?
再任由北齊這麼發展下去,恐怕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