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青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於其他的,人力不可操控,只能看命運的安排了,她也無能為力。
瓜爾佳氏的病情一日重過一日,康熙甚至為她輟朝兩日,之後上朝也沒有那麼積極了,多半時候都是留在宸妃宮裡。能夠進出的,只有宸妃身邊的嬤嬤和一位御醫,宸妃的病情究竟如何,其實並沒有確切的說法。只是從她宮裡那些人越來越凝重的神色,以及康熙越來越暴躁的脾氣推斷得出。
不過,康熙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到了瓜爾佳氏那裡,其他人又豈會沒有準備?
已經有不少人暗地裡開始行動了。畢竟,這時候不開始行動,肯定就要比別人晚一步了。
好在最後的噩耗一直沒有傳出來。不過所有人都覺得,康熙現在這個狀態,宸妃如果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恐怕局勢會變得非常不樂觀。誰知道康熙到底會做出什麼事情來?於是所有人自然都先替自己打算。
可惜的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都被別人掌握在了手裡<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康熙雖然不關注朝事,可是對於政治鬥爭這種弄東西,卻絕不會沒有防備。兒子們和自己的大臣們究竟在做什麼,他心裡也十分清楚。
於是在所有人開始行動之後,本來守著瓜爾佳氏似乎萬事不管的康熙,卻突然分心將這件事情處理了一番。
這一次才是真正雷霆手段。但凡動手的,幾乎都被圈起來了。一時間,明明有十七個個兒子的康熙,剩下來完好無損的皇子卻只有那麼孤零零的幾個了。而且這麼幾個,還是因為年紀小,沒來得及參與這樣那樣的鬥爭,才得以倖免。
大概唯一一個例外的就是胤禛的。
身為唯一不在局中的人,他的精力都放在了治河上,跟京城的聯絡很少,自然沒有機會下水。結果反而得以保全。
再這樣的情況下,餘下的大臣們不得不為儲位之事,向康熙求情,讓他好歹把幾個罪狀比較輕,還有改過希望的皇子放出來。否則的話,這大清朝的江山將來交給誰?免不了又是一場動盪。
康熙沉著臉在朝上聽了這麼一番話之後,轉頭就下了旨,召胤禛入京。
雖然治河非常要緊,但京城裡的事情也絕對不能疏忽,胤禛其實早就做好了回京的準備,所以一收到聖旨,就立刻啟程趕回來了。
不過,等他回來的時候,已經又過了幾天,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塵埃落定,沒有他什麼事了。
接著,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康熙下旨,將胤禛立為太子。這一次他沒有問過任何人的意見,更沒有搞什麼朝臣推選,直接乾坤獨斷,下了這個旨意。
按理說大臣們應該要反駁,讓他三思的。不過之前的事情已經讓眾人人心惶惶,這時候胤禛上位,大家不管有沒有好處,但是至少一刻提著的心是可以落下來了。何況皇上已經下了旨,這時候出來反對,豈不是得罪了兩代君王?
於是這件事,就這麼戲劇性的,並且十分平靜的過去了。
玉齡都沒有想到,胤禛回來,還沒來得及回家,自己就被升級成了太子妃了。
說起來大清朝的太子妃這個身份還真是挺獨特的。按照歷史上來說,大清朝有且僅有一位太子妃,就是之前嫁給胤礽的石氏,到現在還跟胤礽一起被圈禁著呢。
其後大概是因為九龍奪嫡太傷元氣,雍正想出了一個秘密立儲的辦法。就是他將自己立儲的聖旨寫好,在幾位重臣的見證下,放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等他駕崩之後,再取出來宣佈。
後世的電視劇裡京城出現的篡改聖旨的橋段,就是針對這種做法的。只要皇子對皇宮的掌控足夠,而已不是不可能做到。
從此以後,大清朝再也沒有立過太子。不過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哪一位皇子更有希望被立為儲君,幾乎是一眼就能夠看出來的,只不過是沒有明著說出來罷了。
沒有太子,自然也沒有太子妃。
玉齡覺得,世事果然十分奇妙。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會得到這個稱號。這時候想起石氏,不免又是一場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