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博本來來兩句惠而不費的話,就把唐毅給打發了,也不知道這小子是真被自己感動了,還是打蛇隨棍上,竟然提出要求,弄得老楊博不上不下,好不難受。
當然了,此老修煉這麼多年,是不會被唐毅給輕易吃死的,他呵呵一笑,“好啊,行之有話只管說,老夫盡力而為就是。”
言下之意,辦不辦得成,那就兩說了。
唐毅心裡明白,可表面上還裝得十分感動,“世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以小侄觀察,東南開海之後,生意會越來越繁榮,如今在東南的海面上有幾千艘船隻,日後恐怕會超過幾萬,甚至十幾萬艘大船,從事出海貿易的人要多達上千萬,至於長途運輸,奔波經營,那就更是家常便飯。別的不說,海上風高浪急,陰晴不定,船員水手都需要保暖衣物,東南出產的棉花紡織都不夠,用來製作衣服被褥缺口很大很大,眼下已經有商人在湖廣和江西等地種植棉花,供應東南的缺口,不過棉花怕潮,容易板結,保暖又差,分量也重,東南最缺少的其實是皮毛,尤其是羊毛。”
聽唐毅的話,楊博是真的吃了一驚,走一步,能看三步,已經算是高手中的高手。唐毅這小子是提前了多少步啊!
從開海,到商船增加,到保暖禦寒,再到棉花種植,又扯到羊毛……仔細想了想,別說,還真有道理,越想越覺得裡面有無窮的商機,楊博忍不住感嘆,難怪唐毅在幾年時間弄出了這麼大的基業,見識也沒誰了!
“行之。你的意思是讓老夫幫你弄羊毛?”
“世伯高見。”唐毅靦腆笑道。
楊博眯縫著眼睛,思量一會兒問道:“你要多少?”
“第一年嗎,少要點。二百萬兩就成。”
“噗!”
楊博一口茶水噴了出來,不敢置信問道:“多少?”
“二百萬兩。要是再多一點也成。”
乖乖,二百萬兩銀子,能把整個山西的羊都買下來。楊博算是明白了,這小子就是逼著自己和蒙古人走私。他不會是想害我吧?老楊博的心裡不停嘀咕,實在是想不明白,唐毅要這麼多羊毛幹什麼?
“行之,老夫雖然知道不多,可是羊毛織出來的毛氈粗劣沉重。價錢不高,也沒有多少人喜歡,你弄這麼多,只怕是要賠錢吧?俗話說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你小子到底打得什麼算盤?”
楊博老眼一眯縫,幾十年帶兵下來,積累的威壓,就好像一座泰山,迎面壓來。唐毅毫不畏懼。只當成清風拂面,不緊不慢地講他的生意經。
“世伯,毛氈結實抗風。還能防潮,別的不說,一艘大船一百名水手,一人一張羊毛墊子,成千上萬的船隻要羊毛?再有,羊毛還能做成被子,比棉花的更輕,更保暖,江南的冬天。陰冷潮溼,羊毛被比棉花更好。再有前些日子。市舶司進口了一大批波斯地毯,還有西洋來的呢絨。小侄看過了,都是羊毛製成的,柔軟厚實,作為冬季的衣料再合適不過了。以東南的能工巧匠,沒有理由織不出更好的呢絨來。欠缺的就是原料而已,倘若能從西北大量輸入羊皮羊毛,假以時日,毛紡的利潤絕對在絲綢之上。”
唐毅可不是吹牛皮,絲綢生產工藝繁瑣複雜,必須人工完成。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的,只有毛紡和棉紡,這也是未來的方向。
楊博默默聽著唐毅的介紹,表面上平靜,可是內心波濤洶湧,滔天的巨浪簡直要把他給吞沒了。不管他怎麼控制,可是小手指依舊激動地顫抖。唐毅的話,給楊博開啟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要說起來,晉商雖然成功,可是他們卻面對著一個致命的問題,大明朝三大拳頭產品,茶葉、絲綢、瓷器,產地全都在南方,晉商鞭長莫及,他們只能從事販運賺取利益。
眼下晉商兩大來錢的支柱,一個是向蒙古各部走私,一個是兩淮的鹽。
這兩個支柱都有問題,鹽利雖然豐厚,可人口數量擺在那裡,又要上下打點,花費驚人,可以想見,鹽利已經到了極限,很難增加。
至於走私,這玩意畢竟是非法的,且貿易量有限,正因為如此,唐毅提到開邊,楊博才會那麼動心。
但是,如果真如唐毅所說,毛紡經營起來,晉商手裡就握著一塊原料產地了,如果再順利開邊,從蒙古人手裡弄到低價羊毛,不管是轉運江南,還是在山西辦紡織作坊,都能大賺特賺一筆。
束縛晉商發展的枷鎖就奇蹟般消失了,此刻楊博才猛然發覺,唐毅提出的開邊主張,並不是忽悠而已。
再配合他那套經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