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個人,他們資歷尚且,接知府,提舉,還沒有問題。可若是沒有一個獨當一面的重臣坐鎮,只怕扛不住嚴黨的壓力。”
四個老頭一下子沉默了,東南發展到瞭如今,關係到大傢伙的切身利益,他們想讓唐毅進京,也是為了能有一個代理人,幫著照顧東南。
可唐毅一走,東南亂起來,更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一下子就僵住了。差不多半個時辰,大廳之上針落可聞,靜得嚇人。
突然王畿一拍大腿,“哈哈哈,老夫有辦法了!”
“快說!”其他幾個目光都落在了王畿身上。
“呵呵,有一個人分量足夠,而且還會堅決按照行之的方略走下去。”
“誰?”大家異口同聲問道。
“王忬!”
兩個字一出,所有人都眼前一亮。
王忬自從接任薊遼總督以來,屢立戰功,且清正廉明,士林中讚譽有加,地位幾乎和胡宗憲不相上下,名聲又遠在胡宗憲之上。
再加上王忬是唐毅的岳父,延續女婿的政策,是再正常不過了。只是有一點,王忬眼下手握重權,要是調到南方,等於放棄了奮鬥來的成果,人家能不能甘心情願?
唐毅也犯了難,他思索了再三,寫了一封長信,派人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到了薊鎮,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王忬的回信就到了,在信中王忬欣然同意,還催促著唐毅儘快運作。
雖然不知道老岳父打得什麼主意,唐毅欣然同意。
很快緊張的運作就開始了,嘉靖三十八年的十一月,薊遼總督王忬被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即日南下,接替王忬的是服喪結束的晉黨領袖楊博。
隨同王忬南下,還有四位翰林官一起外放,江一麟接任寧波知府,龐遠接任泉州知府,諸大授接任蘇州知府,陶大臨接任松江知府。
原寧波知府張守直調任應天知府,泉州知府海瑞調任安慶知府,上海知縣方逢時升任松江同知……
這一連串的人事排程,可謂是眼花繚亂,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唐毅一派,始終把持著幾個關鍵的開放城市,牢牢握有東南的經濟命脈。
上面有王忬坐鎮,下面有一幫心腹幫襯,哪怕唐毅走到了天涯海角,東南的大局依舊牢牢抓在手裡。
除了明面上的人物之外,更大的功夫放在了背後。
唐毅再度擴大交通行的股本,每一省設立分行,吸納當地計程車紳官僚加入。而且透過紛繁複雜的交叉持股,把東南的商會,行號,錢莊全都納入了交通行的系統。
伴隨著交通行的擴張,陽明學會也順勢而為,把勢力推進到了湖廣,四川,兩廣等地。長江沿線,干支流,只要商船所到之處,就有交通行的據點,就有陽明學會的成員。
數以萬計的官僚士紳被捲入其中,這股勢力就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紮根越來越深。
按照唐毅的估計,十年之內,自己播下的種子就會長成參天大樹,整個大明朝也將被這股勢力左右。
……
短短數月之間,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唐毅也吃不消,總算在嘉靖三十九年到來之前,把一切都處理好了。
臘月二十七,唐毅動身離開了南京,這一天道路兩旁,出現了無數的百姓,他們默默注視著唐毅的馬車,從面前走過,也不知道誰喊了一句,“大人一路順風!”
“大人可不要忘了我們啊!”
“大人走好。”
……
百姓們此起彼伏的喊聲,讓唐毅心裡頭暖呼呼的,冬日的寒冷都不翼而飛了。說實話,唐毅在南京沒有做得太多,但是百姓們深深記住了這位年輕的巡撫,平定叛亂,裁撤大軍,開辦航運公司……肩頭的負擔請來,工作機會多了,生活不再緊巴巴的,對於老百姓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從南京出來到了下關碼頭,唐毅登上了官船,順流而下,在鎮江西津渡停下了船隻,在這裡還有兩艘船等著他,一艘從南邊來的,一艘從北邊來的。
王悅影一襲淡藍的衣衫,在寒風中,更顯清秀可人,懷裡抱著一個不滿一歲的嬰兒,裹在厚厚的襁褓之中,頭上還帶著虎頭帽,正在酣睡,嘴角帶著晶瑩口水泡泡。只看了一眼,唐毅的眼圈就不爭氣地紅了。
兒子啊,你可知道爹爹多想親眼看著你出生,看著你哭,看著你笑……唐毅小心翼翼接過兒子,粉嫩的小臉蛋,紅嘟嘟的,惹得人好想啃一口。唐毅終究沒捨得,而是交給了婆子,趕快抱回了船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