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嚴嵩對自己忠誠,而且是隻對自己忠誠!不在乎什麼祖宗規矩,道統傳承,只要自己下令,無論多難,嚴嵩都盡力辦到,用伺候祖宗一樣的心態伺候著嘉靖。
十幾年如一日,就算是一塊冰也給捂熱了。
看著嚴嵩對趙文華如此無情,就勾起了嘉靖心中的感慨,惻隱之情油然而生。
當嘉靖不再衝動的時候,他的理智就回歸了,而且嘉靖也被忽悠糊塗了,以為處置趙文華,就是處置東南所有文武官吏,嘉靖畢竟不是崇禎那個傻缺,知道不能自毀長城,趙文華的生死和東南大局比起來,還是無足輕重的。
唐毅在旁邊冷冷看著,李默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貪多貪全,如果不想著一網打盡,把胡宗憲等人都牽涉進來,只是瞄準趙文華一個,說不定此時趙文華已經被扔到詔獄裡頭等著砍腦袋了。
唐毅不由得想起什麼叫統一戰線,什麼叫聯合次要敵人,對付主要敵人,什麼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真他孃的是至理名言!
果然,當嘉靖口風一鬆,嚴嵩急忙裝作感激涕零,又痛心疾首地說道:“趙文華這個混賬東西,在東南待了那麼久,連倭寇有多少都弄不清楚,在海陸都打了勝仗,就以為天下太平了,簡直是把軍國大事當成兒戲,辜負了陛下的信任,老臣以為無論如何,昏聵無能,謊報軍情的罪是不能不罰的<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好麼,幾句話就被欺君的大罪變成昏聵無能,嚴嵩避重就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本事真是讓唐毅歎為觀止。
嘉靖卻沒有覺察出嚴嵩話語的問題,反而用手指敲擊著唐慎的奏疏,感嘆說道:“朕看過了,唐子誠也是俘虜了眾多倭寇,從他們嘴裡硬生生掏出來的,東南的文武也就是他最有心,對朕忠誠不撒謊。說趙文華欺騙朕,那個楊宜和曹邦輔在東南的時間也不短了,他們怎麼不知道報告,反倒是打了敗仗,急著跳出來誣陷忠臣。”嘉靖越說越氣,怒罵道:“楊宜命令三路大軍攻擊陶宅,胡宗憲和唐慎都反對,結果他還一意孤行,連倭寇主力都不知道在哪,要不是唐慎當機立斷,搞不好紹興城都要丟了!他還有臉先上書彈劾,真是無恥之尤。嚴閣老,你馬上擬旨意,把楊宜罷免了。”
嚯!
劇情越來越精彩了,李默不但沒拿下趙文華,反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氣得直翻白眼,可是盛怒之下,也不敢頂撞嘉靖,只能一雙荼毒的眼睛,不停掃過嚴嵩,恨不得把這個老朽撕成八瓣。
可是嚴嵩絲毫不在乎,比起李默,他害人的手段更加精妙,只見嚴嵩從袖子裡拿出一份奏疏,託著獻給了嘉靖。
“啟奏陛下,這是浙江巡撫胡宗憲的上書,請陛下過目。”
嘉靖接過,一目十行看下來,沒等看一半,就氣得鬚髮皆乍,怒吼道:“抓,讓錦衣衛把楊宜給抓進京城!”
為何嘉靖會如此憤怒呢,原來楊宜為了填補狼士兵的空缺,大肆調集客軍進入東南。
就在不久之前,距離最遠的川軍也趕到了,他們來了之後,卻發現軍營住處都被其他客軍佔據,他們沒吃沒喝沒住,大老遠的跑來,誰能忍下這口氣,恰巧聽說原本給他們的軍營被山東兵搶走了,好傢伙,雙方都不是好脾氣,川兵拉著隊伍和山東兵好一頓大戰,弄得血流成河,死傷過千。
看到這裡,嘉靖哪能不生氣,趙文華再不行,他還能約束住手下,楊宜可倒好,外面一無所知,連手下也是一籌莫展,這樣的人豈能放過!
嘉靖的一腔怒火都撒到了楊宜身上,不用嚴嵩多說,直接下令抓人。
黃錦連滾帶爬,急忙出去傳旨,嘉靖還不解氣,抓起奏摺撕扯粉碎,又是指天罵地,好一頓痛罵,李默狗血淋頭,別提多悽慘了。
足足過了好一會兒,嘉靖才平靜下來,“嚴閣老,你看東南要怎麼辦?”
“啟奏陛下,老臣以為一事不煩二主,趙文華在東南多年,瞭解情況,還是讓他南下督師,胡宗憲和唐慎都是可用之人,有此二人輔佐,東南大定指日可待。”
嚴嵩也知道嘉靖未必信任趙文華,給他拉來了兩個幫手,不過他老頭還是低估了嘉靖的智慧,換句話說,也低估了東南在嘉靖心中的分量。
趙文華雖然躲過了欺君大罪,可是貪墨軍餉的事情還沒算呢,嘉靖要力推東南開海,到時候金山銀山湧進來,讓趙文華跑到東南盯著,那銀子還不都落到嚴家的口袋裡。
“嚴閣老,外城離不開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