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終於,在朕的手裡,大明中興有望,歷代的先祖,你們看著吧!
隆慶激動之下,眼圈發紅,咽喉彷彿被什麼堵住了,直到走了一圈下來,才看到地上黑壓壓跪著數千將士,隆慶這才猛然醒悟,趕快又折返跑到了中間。
運足了丹田氣,幾乎帶著顫抖,吐出兩個字:“平身!”
刷拉,士兵們一起站起,動作整齊劃一,完美無缺。戚繼美偷偷擦汗,差點嚇得把心吐了出來,按照原計劃應該是每走過一隊,就喊一聲平身,誰知隆慶太過激動,竟然給忘了,戚繼美想要給皇帝使眼色,隆慶也沒察覺,他也只好硬著頭皮走下去,所幸最後隆慶記了起來。
皇帝策馬奔騰,到了將士中間,騎術相當了得,一聲平身,更是中氣十足,竟然比原來預想的還要好。
要知道隆慶自從登基以來,都以懶散好色著稱,各種段子滿天飛,還有人故意編排,說隆慶是萬花叢中的小蜜蜂。
不過今日一見,百姓們可都不信了,多英明神武的皇帝啊,衣甲鮮明,馬跑如飛,十足的馬上皇帝,哪有一點被酒色掏空的跡象!
哼,看起來啊,都是那幫討厭的文官,暗中作踐皇帝陛下,真是可惡!
隆慶還不知道,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幾乎和成祖爺相提並論的地步。走了一圈下來,回到座位上,隆慶的後背都溼透了,好幾十斤的鎧甲,放在平時哪裡撐得住啊!可今天不同,聽到士兵們山呼萬歲,一片片跪倒,隆慶的身體裡就湧出一股強大的力量,那種暢快,那種君臨天下的美妙,果然不是悶在後宮能夠領略到的。
興奮之下,隆慶竟然還有精力,腰板坐得筆直,目光炯炯,盯著接下來的分列式。
第一支出現的薊鎮步兵營,一共三百名將士,握著長槍,從遠處走來,雖然只是步兵,可步伐如一,竟然走出了山河氣壯的架勢。
負責領隊的是一位老將軍,已經年過花甲,可是紅光滿面,威風凜凜。
看熱鬧的偷偷詢問,這是誰啊?
立刻就有人冷笑,連這個都不知道,看看你手上的請帖啊!
趕快翻出了請帖,果然在請帖的附錄上面,列著分列式的順序,還有簡單的介紹。大傢伙一看,可了不得。
領隊的老將軍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湯克寬,東南抗倭幾十年,水戰陸戰,斬殺倭寇數萬人,幾次突襲海島,搗毀倭寇據點,最近一次援助小站,愣是第一個殺透俺答大營,衝到小站城下。
雖然是步兵,可是他們敢戰,敢殺,無有畏懼,是永遠打不垮的鋼鐵長城!
百姓們立刻想起掌聲,對英雄致以最高的敬意。
緊隨其後,是宣府的火銃營,這一次是楊安帶隊,長長的火銃,黝黑放光,從這些人身上,愣是能聞到一股子硝煙氣味。
百姓們只知道他們英勇善戰,戰無不勝。
可是那些從西夷,還有中東來的代表卻膽戰心驚,從骨髓裡面冒出冷氣,幾乎要把他們凍住了。
光是從外表做工,就看得出來,大明的火器絕對在各國之上。
最讓他們感到驚駭的還是幾百個人佇列整齊,宛如一人,也不知道怎麼選的,竟然連個頭都差不多,長相也沒有多少差別。
要知道火銃最好的戰術就是排隊槍斃,明軍的程度遠遠甩開了西夷諸國,最要命的還是大明有幾乎無窮無盡的人口,眼下西方諸國,能拉起一萬人馬,就算是大國了,可是大明呢,光是檢閱的人馬就有上萬,還有上百萬的大軍,光是軍隊的數量,就超過許多國家的人口。全都是這樣的精銳,還怎麼和人家打啊!
就在各方的吃驚當中,偏廂車兵、炮兵、大同鎮騎兵、薊鎮戚家軍,各鎮督標營,包括天津水師,還有京營全都來湊熱鬧了。
一對一隊,從檢閱臺前路過,每過去一隊人馬,都會得到一陣驚天動地的歡呼。
大傢伙喊得嗓子也啞了,拍得手也麻了,就在這時候,突然大家覺得腳下的地都在顫抖。猛地抬頭,五百匹龍駒,披掛整齊,上面坐著同樣披著明亮鐵甲的騎士。
又高又大,好像是天兵天將。
是龍騎兵!
有人驚呼了出來,這下子包括楊博、胡宗憲、李天寵等人在內,全都坐不住了,一起站起,扶著欄杆眺望,每個人都顯得激動異常。
自從小站一役,龍騎兵三個字幾乎人人皆知,酒館茶肆,說書先生不厭其煩,大肆宣揚。文武百官也都知道有這樣一支強悍的騎兵,可是大多數人還是第一次領略龍騎兵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