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任何區別。
至於鎮國,輔國,奉國將軍這三級,由於爵位更高,家大業大,轉型也困難,唐毅擬定用十年的時間,實現轉型,從皇親貴胄,變成普通的商人地主。
“張老先生,一句話,就是用銀子買下皇家血脈,買下世襲優待。不過你們也都知道,朝廷拿不出這麼多錢,沒辦法啊,還要向你們借錢。”
張允齡和張允俠互相看了一眼,心裡默默算了一下,立刻就搖頭了。
開什麼玩笑,以最低階的奉國中尉來說,每年二百石的祿米,實際到手也有一百五十石,五年時間,折成白銀,足有六七百兩,這樣的宗室大明有一萬多個。
要都是讓晉商出錢,一年就要上千萬兩,砸鍋賣鐵,也拿不出來啊!
“元輔大人,不是我們不幫忙,實在是沒有這個力量。”
“不是沒有力量,是沒看到好處!”唐毅淡淡一笑,“那些宗室子弟,未必第一年就能立刻轉型,所以你們最多拿一兩百萬兩銀子,就應付過去了。而且朝廷不會讓你們吃虧的,你們等於是替朝廷墊付銀子,以後發放祿米的時候,你們還可以領滿剩下的年限,算起來你們不賠錢。”
張允俠還是搖頭,算起來不吃虧,可是和宗室打交道有多難,再說了,朝廷能不能按時發放祿米,中間要費多少人工,費多少精力,怎麼看都不划算,他們才不想背這個黑鍋呢!
唐毅見這兩位不停晃腦袋,這個無語啊,看來只有拿出殺手鐧了。
“實話說吧,這些中低階的宗室只是開胃菜,大餐還是那些親王和郡王。”
“怎麼講?”
“這還不簡單,把中下層宗室處置了,上面只剩下幾十個親王,幾百個郡王,朝廷會派遣王府長史和賓客,把他們管得死死的。他們手上可是有不下幾千萬畝的田產,你們就沒有興趣嗎?”
張允齡心臟猛地一縮,“元輔,您的意思是那些田產都歸我們?”
“當然不成!”唐毅笑道:“朝廷賞賜的田畝依舊歸藩王所有,他們私下裡兼併的土地,按理說應該歸還百姓,為了顧及藩王的利益,採用贖買的方式,土地交給你們經營,由你們按照田賦,折成白銀,每年供給藩王府。”
張允俠聽得直搖頭,這不還是當錢庫嗎?
那麼多田,每年又要幾百萬兩銀子,我們哪裡出得起?倒是張允齡人老成精,聽出了一些門道。
“元輔大人,您的意思是不是這幾千萬畝的田,都歸我們,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
“張老先生聰明,你們眼下在河套,在草原大量養羊,試問,光靠著牧草,能養多少羊,沒有足夠的精飼料,怎麼讓羊群過冬?沒有足夠的糧食,又如何僱傭數以十萬計的蒙古牧工?”唐毅笑道:“要是這幾千萬畝的田落在你們手裡,立刻草原就可以出現十倍的羊群,利潤之豐厚,不用我多說?”
張允俠不由得呼吸急促,眼前冒起了小星星。
“還有一點,你們拿出來的銀子,通通都是用銀元計價的,這一塊本閣撈不到一分錢,你們能賺多少,自己心裡有數。”
話不用多,唐毅說的兩條,都擊中了張家兄弟的要害。
尤其是最後一條,更是讓他們心潮澎湃,血液沸騰。
晉商的銀元生意越來越大,合盛元的風頭甚至蓋過了交通行,每年保守估計,能帶來一千萬兩的暴利。
可問題是眼下的銀元主要在京城,天津,以及九邊和東南流通,至於廣闊的中原,由於民風保守,還沒有推開,晉商上下,都非常焦急,迫切想要開啟中原的市場。
假如藉著這一次處置宗藩的問題,他們向朝廷和宗室提供貸款,要知道宗室多半都集中在北方和中原,等於一下子就把銀元在北方推開了。
以中原為基礎,到時候湖廣,四川,兩廣都會納入晉商的版圖,到了那時候,晉商就會徹底超越東南的海商,一躍成為大明最有權勢的商幫。
這不正是歷代晉商努力的方向嗎,竟然要在他們手裡實現了,真是讓人興奮啊!
張允齡都覺得一陣陣血壓升高,幾乎要昏過去,但是他畢竟是冷靜的,眼下合盛元擴張太快,府庫存銀已經不夠了。
假如沒有銀子支撐,銀元體系就會崩潰,到時候無數人跑來擠兌,晉商百年基業,就會毀於一旦。
往前一步,是天堂,還是地獄,真的不好說!
張允齡強壓著激動的心情,聲音都變了調,“元輔,這麼大的事情,老朽還要去商量一下,請您寬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