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的天堂差不多了,他們沿著遼河南下,岸邊已經出現了冰凌,只要再有一場大雪,就會徹底封上,只能等到來年開春,大河才會解凍。
阿三他們一刻不停,趕到了營口,離著老遠,就能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海,海面上白帆點點,船隻格外繁忙。
……
不只是阿三這一隊,多則上萬人,少則幾十人,從長城越過,進入遼東地界。
龐大的逃亡潮,的確不是開玩笑,稍有不慎,就會出亂子。
幸運的是這一次行動得到了晉商鼎力配合。他們不配合也沒有辦法,誰讓他們想要河套,又想順利發行貨幣,不得不拿出渾身的力氣。
有晉商的人幫著把關,進入大明的人潮當中,有問題的不多,明軍還能掌控得住。不過遲則生變,誰都明白。
用最快的速度,把人運走,才是正辦!
為了這二十幾萬人,唐毅也愁壞了,人到了大明不難,難的是怎麼安頓他們。
招募到軍中,還是劃出一塊地方,給他們居住……設想提出來,趙貞吉等人是堅決反對,老夫子認為這麼幹會重走唐朝的老路,弄得外重內輕,更何況這些人心思百洋,誰知道是不是真心投靠大明?萬一他們遇到了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倒戈一擊,重新歸附俺答,豈不是惹禍上身嗎?
這一次唐毅認為老夫子的擔憂很是正確,的確不能隨便胡來。
他思索了半晌,突然想起來,在數年之前,他就力推賽馬活動,籌建馬術大會。如今東南各大家族,幾乎都會豢養幾匹好馬,甚至有的人家組建了馬球隊,每逢比賽,萬人空巷,格外的熱鬧。
或許馬術大會最需要這些人!
唐毅立刻制定了一份方案出來,首先要把這些人安置在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等地。每一處最多不能超過一萬人。
首先對這些人進行簡單的培訓,也就是講講大明的律法,教給他們簡單的漢語,然後在分給各個賽馬會,以及世家大族。
要養馬就要有專門的人才,不懂養馬的學問,只會把馬匹養的和狗一樣,失去了價值。能買得起馬的人,肯定不會在乎多養幾個人。
把人交給他們,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像撒胡椒麵一樣,迅速被稀釋湮滅,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變得和阿三一樣,努力適應大明的生活,經過一兩代人,就和大明的百姓一般不二。
對於漢人的同化能力,唐毅總是有著十足的信心。
除了各個家族之外,新建的馬場也缺少放牧的人員,每個馬場再配屬兩百人。
當然,不是每一個逃亡回來的都能放牧,最起碼那些漢人奴隸就未必能行,正好呂宋那邊困難重重,急需人手,塞給席慕雲,他不但樂呵呵接受,沒準還能賣一筆銀子!
剩下的再派人教給他們一技之長,謀生之法。
多管齊下,二十幾萬人,安置起來應該不難。
趙貞吉等人看過了唐毅的方案,只說了一句話,按照次輔的方法,當然一點不難了。為什麼呢?原來唐毅為了安頓這幫人,撥了二百萬兩銀子專款,平均攤下來,一人十兩。
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了銀子還擺不平,乾脆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滿以為唐毅能拿出什麼妙招,砸錢誰不會啊?
被幾位閣老鄙視,唐毅一點都不臉紅,老子別的沒有,就是有錢,別說二百萬兩,就算再加二百萬兩,老子也能變得出來,怎麼不服啊,信不信老子立刻就發行債券,保證有無數人搶著購買,巴巴送銀子。
趙老夫子徹底無語了,的確他們嘲笑唐毅笨拙,那是人家懶得玩花樣,因為堂堂正正的牌,就已經足夠用了。
從朵顏三衛,以及奴隸歸附大明,一個虛弱的俺答徹底呈現在大明的百姓面前。
經歷重創之後,他的人馬已經不足以約束龐大的領地,更為嚴重的是俺答在慘敗之後,失去了王者的信心。
他不再是海納百川,大力招降漢民百姓,反而橫徵暴斂,壓榨到了極限。他從小站敗退回來,一口氣把田租從三成提高到了七成,就是為了多徵一些糧食,來養活他計程車兵。
可是草原的畝產本就沒有大明高,七成的田賦甚至比東南的水平還高。
原本跑到草原上討生活的百姓紛紛拋棄俺答,重新回到大明的懷抱。
除此之外,那些依附俺答的小部落也紛紛轉向大明。
“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吧!”鍾金仰望著天空的殘月,嘴角掛著笑容,“俺答,你的時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