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煤大一些,方便將來放蜂窩煤,底端稍微小一些,形成一個小平臺將來放鐵條架空,供空氣進入,一個爐子內部模具轉筒就做好了。
之後,秦懷道讓人拿來一大塊粘土,將粘土做成十字型,平整好,用弓繩調整好厚端,劃過粘土,再用手一揭,一大塊十字型的泥片被揭出來,放在工作臺中心,灑些水,再用一塊粗麻布沾上水,將剛做的轉筒放在十字型泥片中間,將四片泥掀起來,貼在轉筒上,灑上水讓粘土軟一些,用手整形,形成一個整體,然後用木條固定一個位置,旋轉圓筒。
幾圈下來,圓筒上的泥就成了一個完美的器形,大小和爐子一樣,上面用木刀固定,再一轉,不規則的地方被削掉,高度也和爐子一樣,而且光滑,平整,外光好看多了。
之後,秦懷道找了跟大小合適的竹管,取一小段,一端做成內凹弧形,削薄如刀,往轉筒下端一插,取下來一大塊泥,形成一個通風口,再用一個竹枝削平,在旁邊扎一下,形成一個小孔。
一個爐子器形就做好了,外形不僅美觀,更重要的是光滑,圓潤,一體而成,不需要再做兩個泥筒,中間填充粘土那麼麻煩。
用鐵絲順著平臺將底部刮一下,避免粘住,再將轉筒整個從工作臺拿起,找了個乾淨的地方放下,一掰木板,轉筒鬆動,縮小,輕鬆從粘土中取出,大家看的目瞪口呆,爐子還可以這麼做?
要不是親眼目睹整個過程,都不敢相信這一切。
秦懷道並不解釋太多,要不是不懂拉坯,直接用泥拉成型更快,根本不用做轉筒模具多此一舉,問道:“都學會了吧?”
大家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去,不敢開口。
沒做過,心裡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