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戰,一直持續到天亮,才逐漸收尾。
東方的日頭冒出來,照耀在戰場上,卻是一片的蕭條淒涼。
大火幾近燒光了整個營盤,無數的屍體糾纏在一起,奇形怪狀,讓人驚悚。這時候大火滅盡,四處都還冒著煙氣,刺鼻的味道充斥在方圓十幾裡內,戰馬都連連打噴嚏。
這裡又是一片墳場。
李錚這時候站在隴關的城頭上,眺望那煉獄一般的景緻,不由心下嘆息。
此戰大勝,董卓幾近被卸掉了一條腿,陳倉也被拿下,三輔再無險可守,涼州大軍今後便可長驅直入,直抵長安。
董卓大勢已去,按理說李錚應該很高興才對。
但看到眼前這麼多的屍體,這麼悽慘的景象,李錚心中的喜悅,逐漸消退。
戰爭啊,無可奈何。
不是李錚心太軟,也不是他多愁善感。死了這麼多人,是個人,心裡總是要有些觸動的。這隻能說,李錚已經逐漸融入了這個世界,已經不再以旁觀者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切了。
“主公何須如此?”
戲志才衣袂飄飄,緩緩近前,落後李錚一步,也看向戰場,微微嘆息,道:“戰爭,是為了和平啊。”
李錚一怔,不由緩緩點頭。
是啊,不是為了戰爭而戰爭,而是為了和平而戰爭。
關下的死去的兵卒,是這一過程的見證者,他們死的,並不是沒有價值。正因為戰爭和死亡的淒涼,才見證了和平和自由的可貴。
李錚自嘲的搖了搖頭,道:“我這是想太多啦...”說著,話語一頓,轉臉對戲志才道:“龐令明呢?”
“追擊敵軍殘部去了。”戲志才答道:“昨夜龐令明率領兵馬咬住了敵軍的尾巴,一路追將過去,想必很快就有訊息了。”
李錚緩緩點頭。
的確應該快有訊息了,敵軍在此大敗,死者超過三萬,被俘者超過四萬,逃逸的殘部,可能連一萬人都不到。
而陳倉,在昨夜丑時,也已經被拿下了。四部校尉以破山獸悄然挖塌了陳倉的城牆,而後殺入城中,擊破數千鎮守敵軍,佔領了城池。
陳倉被佔,敵軍殘部再無退路,必定會被龐德拿下!
到了中午的時候,龐德果然透過藍翔鳥傳訊,向李錚報告了這個好訊息。敵軍近萬殘部被龐德一路追殺,一直追到陳倉城下,僅剩四千餘人,被陳倉中的四部校尉堵住了去路。
絕望籠罩,進退維谷之下,敵將只得束手投降。
至此,董卓屯駐於陳倉,以防備涼州的十萬餘大軍,全軍覆沒,不是戰死,就是被俘,從大將到小兵,沒有逃掉一個。
接著,李錚馬不停蹄,在隴關休整一日,便與戲志才領著所有的軍隊,急速朝陳倉而去。
到了陳倉,李錚也沒心思去見被俘的將領,又立刻以龐德為先鋒,率領戰騎各部、戰馬輕騎,合計一萬三千餘騎,以之為先鋒,令其迅速出了陳倉,直奔長安而去。
李錚則與戲志才率領餘部兵馬,緊隨跟上。
失了陳倉,長安就如同剝光了衣服的女子,只待任憑李錚取索。既如此,李錚又怎能不滿足這個要求呢?
八月二十一,龐德先鋒所部在一日之內,先破郿縣,再破槐裡,大軍連戰連捷,直抵長安城下。董卓驚慌失措,連忙下令調遣周邊兵馬,回援長安。
而李錚所率大軍,則一路迤邐,將沿途的郡縣,盡皆打下,在三日後,抵達了長安城,五萬餘大軍旌旗招展,將整個長安圍的水洩不通。
同時,河東董旻所部在正面戰場上被白榆連敗數次,先丟了定陽、雕陰,退出了幷州,後又被白榆拿下了蒲子、北屈,只得退守皮氏、臨汾一帶,準備嚴防死守。
得知長安被圍,董旻大驚失色,連夜調遣兵馬,準備回援長安,卻被白榆抓住破綻,一擊而潰!
董旻被俘,大軍戰死者十之三四,俘虜者十之三四,潰逃者十之二三。
擊潰了董旻所部,白榆所部大軍立刻兵分兩路,一路南下,奪取安邑,直逼長安,一路東進王屋山,取了箕關,威迫河內!
長安城下,涼州軍帥帳之中。
李錚高高階坐,堂下右首乃是戲志才,左首乃是龐德,其餘將校,譬如李樂等人,皆按照軍職階位依次列座。
“長安城高牆厚,其中物資充盈,我軍重型攻城器械又尚未運送過來,若要破長安,諸君有和計策教我?”李錚威勢凜然,虎目一掃,使得帳中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