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田寶霖》之後,毛澤東為此請她吃飯,席間對丁玲說:“我一口氣看完了你的《田寶霖》,很高興。這是你寫工農兵的開始,希望你繼續寫下去。”不久以後,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議上,向大家說:“丁玲寫了《田寶霖》很好嘛!作家到群眾中去就能寫好文章。”
1943年的整風運動中,丁玲的《三八節有感》和王實味的《野百合花》都受到批判。在一次高階幹部學習會上,毛澤東同志作總結髮言時說:“《三八節有感》雖然有批評,但還有建議。丁玲同王實味也不同,丁玲是同志,王實味是託派。”毛澤東的一句話保了丁玲。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第三次會間合影時,毛澤東問道:“丁玲在哪裡?照相坐近一點嘛,明年不要再寫《三八節有感》了喲。”說完毛澤東見丁玲挨著朱德坐下時,他才滿意地自己坐下。
建立在“魯迅關係”上的友情:彭真與蕭軍
20世紀40年代初,蕭軍到毛澤東的窯洞做客時,恰巧遇到彭真,經毛澤東介紹認識。當時彭真擔任中央黨校副校長。1944年春天,蕭軍第二次來到延安,被安排在中央黨校三部學習,還出席了糾偏搶救運動的大會。會上毛澤東的自我檢討,讓蕭軍很受感動。
第二天蕭軍對彭真說:“國民黨蔣介石從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可共產黨卻如此坦蕩,我也要入黨。”彭真聽了他的表態,十分高興,但也知道他有自由散漫,口無遮攔的毛病,就說:“共產黨有嚴格的紀律,入黨就要加入一個基層組織,你能服從基層組織領導嗎?”蕭軍一聽就犯難了,心想:我這個人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讓我聽別人的我心裡難受。想到這裡他對彭真說:“那我還是在黨外吧。”
1945年日本投降後,彭真受命到東北籌建東北局,蕭軍聞知,找到彭真,表示願意到東北工作,彭真當即表示同意。蕭軍到哈爾濱後,被擔任東北局書記的彭真任命為東北大學魯迅藝術文學院院長。第二年他又創辦了魯迅文化出版社和文化報。蕭軍工作得很順手,熱情很高,於1948年7月就向東北局宣傳部部長凱豐提出了入黨要求。這件事彙報給已經調任*中央組織部部長的彭真。後經*中央、毛澤東同意,8月蕭軍就被批准為*黨員。過了一段時間,蕭軍被羅織罪名,受到批判,他所主辦的魯迅文化出版社和文化報被勒令停刊,他本人也被下放到撫順礦山“體驗生活”。
1951年蕭軍要求調到北京,東北局不予辦理。蕭軍只好隻身來京,但無法解決工資待遇問題。最終在擔任北京市市長的彭真的關照下,被安排到北京市文委,才獲得了每月100多元的生活費。1987年在彭真同志的關懷下,蕭軍一家從居住了幾十年的一處危樓搬入木樨地茂林居,改善了蕭軍的工作生活條件。
彭真40多年來一直與蕭軍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幫助他解決困難。特別是在蕭軍身患絕症後,彭真不僅親自給醫院負責人打電話,詢問蕭軍病情,請他們多多關心蕭軍的治療,還親自到醫院看望蕭軍。對於與彭真的友誼,蕭軍曾對家人們說:“我和彭真同志、毛主席的交往,是因為他們不是按一般的作家來看待我,我也不是按一般的政治領袖來看待他們的。我們是同志、朋友、知交,是以半賓半友的形式相處的。這是由於他們對魯迅先生有深刻認識,而且十分尊重。我們的友情,是建立在‘魯迅關係’上的,才可能有這樣的理解和久遠。”
帶著大家前進的嚮導:周恩來與郭沫若
1926年春天,郭沫若經瞿秋白舉薦,被廣東中山大學聘為文科學長。他在總攬教務之餘,對於社會活動也很關心,常請一些社會進步人士到中山大學介紹社會革命形勢,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就是被邀請人之一。
兩人因此相識,此後聯絡增多,周恩來還曾多次邀請郭沫若參加討論、擬訂軍校政治部工作方案。北伐開始時,周恩來得知郭沫若願意參加北伐,就讓政治部秘書長孫炳文出面,向蔣介石推薦郭沫若擔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的宣傳科長。蔣介石接受了舉薦,還額外任命郭沫若為行營秘書長,後來又擔任政治部副主任。
1927年南昌起義後南下撤退期間,經周恩來、李一氓介紹,郭沫若加入共產黨。同年12月,蔣介石發出通緝郭沫若的命令,周恩來建議他到蘇聯去,儲存實力。但因郭沫若患病錯過輪船,只好東渡日本。
抗日戰爭時期,周恩來在重慶與郭沫若聯絡密切。周恩來曾委託郭沫若辦理自己不便出面的一些事情。譬如向徐悲鴻饋贈延安的紅棗和小米就是請郭沫若出面的。由作為(黨外人士?)的郭沫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