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清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一早,謝嫻兒就去廚房親手煮了一小鍋紅米粥,昨天的素點還有剩,不需要做糕點。前兩天做的韓國辣白菜也能吃了,就盛了兩小碟。
詹嬤嬤看著辣白菜直吸鼻子,謝嫻兒笑著又盛了一碟給她們。詹嬤嬤急不可耐地夾了一塊嘗,驚訝道,“天,二/奶奶隨便做的一道醃菜,都比我們做的好吃多了。”
謝嫻兒笑道,“我哪兒有那麼能幹。除了做小點,其他廚藝比嬤嬤和賀嫂子差得多。這醃菜也是我無事胡亂想到的,好吃也是碰巧了。”
今天的早餐無疑受到兩個老的、兩個小的的大加讚賞。太夫人極力勸解,老公爺還是吃了不老少。真哥兒和林哥兒拉著謝嫻兒的袖子要她幫著揉肚子。
由於老公爺還不太好,太夫人沒帶他出去,只扶著他在院子裡轉著消食,兩個孩子也跟在他們後面轉悠。
謝嫻兒想著正好去張氏鐵作坊看看,就把周大叔叫進了東廂。
周大叔道,“昨天我就跟大中兄弟說了,他聽了很高興。說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二/奶奶想看,就提前知會他一聲,他把幹活的人避開。”
謝嫻兒點頭道,“那就讓大栓哥去跟他說一聲,咱們小半個時辰後就去看看。”
周大叔趕緊去外院安排,謝嫻兒則去找太夫人。剛穿過上房的耳房,就聽見兩個孩子的笑聲和老公爺的大嗓門從東跨院傳來。
謝嫻兒過了月亮門來到東跨院,這是一個大的四合院,房子比正院的華麗氣派。還有幾個從外地請來的工匠正在雕刻柱子和房梁。院子裡的綠化基本都弄好了,綠樹翠竹,還有五顏六色的鮮花。很費了些工夫。特別是跟正院隔的那堵牆,種滿了薔薇花。
太夫人坐在樹下的石凳上,一老兩小在玩鬧著,真哥兒和林哥兒繞著老公爺你追我趕,把老公爺逗得呵呵直樂。
謝嫻兒跟太夫人說,“前天孫媳在玉青江邊看到那裡的灰條菜極肥嫩,聽周嬤嬤說這種菜用蒜和醋拌著好吃。去火。又解油膩,孫媳想去掐些回來給爺爺做菜吃。”
太夫人點頭說好,還提醒道。“今兒日頭足,坐馬車去,別熱著。”
兩個孩子聽了也鬧著去,太夫人不同意。說,“那條路光禿禿的沒幾棵樹。別中了暑氣,以後日頭小些了再去。”
謝嫻兒心裡直樂,太夫人真可愛,把她想說的話都說了。
王喜趕著馬車在院門口等著。謝嫻兒帶著周大叔、周嬤嬤、綠枝上了車。
此時太陽足,氣溫高,坐在車裡很是有些熱。但又不好像周大叔那樣坐在外面。坐在外面也不好,太曬。
路不太好走。又窄又顛簸,馬車也跑不了太快,大概近三刻鐘到了鐵作坊。幾人下了馬車,看見周大栓陪著一個三十幾歲的黑漢子正在大門口等著。
周大叔介紹道,“二/奶奶,這就是張大中兄弟。”
張大中的黑臉有些紅了,忙上前幾步作揖道,“小人見過馬二/奶奶。”
謝嫻兒笑道,“張大叔客氣了。”
幾人進了院子,看到整個作坊呈正方形分佈,中間一塊空地立著一座舊的設計落後的化鐵爐,爐子旁邊還連了一個鼓風機,四周散亂地堆了一些廢舊爛鐵和一些木柴和炭渣。
左面一排沒有圍牆的棚子內,地上全是一堆堆造型用的砂子,靠邊的架子上放著一些農具、廚具的木頭模具。右邊的幾間房子有用於製作模具的場地,有工匠休息的地方,有鑄造好了的等著賣出的各種農具、廚具的庫房。
爐子後面的棚子內,散放了一些剛不久才鑄造出的毛坯,毛坯上還殘存著砂子和澆口,想是還沒等工匠清理乾淨就把他們打發走了。
雖然裝置落後,工藝粗糙,但還是初具規模。
只要把爐子的結構做一些改進,風口的角度和尺寸改變得更合理,就可以提高鐵水溫度了。再對鑄造的各工序作一些技術上的改進,增加幾道熱處理工序,加點鍛造工序,就一定能製造出質量上乘,領先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鋼鐵產品來。
到時,她謝嫻兒說不定就是這個時空工業大革命的先驅,大洋彼岸的人也只有膜拜和仰望的分兒。當然,高調不是她的風格,她得弄個什麼人站在她前頭,榮譽什麼的歸他,實惠當然是她自己的了。
謝嫻兒很是痛快地說,“張大叔,若你真要把作坊轉賣的話,我就買了。按你的價,一百二十兩銀子。”
張大叔高興地直搓手,說道,“若是這樣,我老張當然願意了。只是,我還有一言先說為好,二/奶奶是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