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婉的周目人生》最快更新 [aishu55.cc]
許多年後,王衝之偶爾會想起宋婉,推開窗,看見那粉紅桃花的時候他會想在靈山寺看到的一樹桃花,便是看到天上飛鳥,他都會想那時候是誰在自己的耳邊笑。
提起筆來的時候,對著那信箋,信手勾出一朵梅花來,也會想,是誰曾說那一日賞梅宴就見他一張神遊臉,也不知道是到哪裡去賞花了。
還有那繡著美人的扇子,某一日開啟箱子看到的時候,忽然就是一僵,像是全身的力氣都失了,又像是已經忘了此身所在般愣怔好久,直勾勾看著那扇面上的美人,想著的是那個永遠不會回頭的人。
與這些甜蜜相糾纏的,還有一些如同夢魘般的“惡”,是曾經對視的時候,她眼中閃現過的無奈,是不經意抬頭看到她面上浮現的疲憊,還有那流放路上,在他痛苦不堪的時候,她束手旁觀的冷漠。
愛嗎?
也許愛過。
恨嗎?
真的恨過。
他恨過她,也恨過自己。
“若是當初不曾有那一推,是不是所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
王衝之在賞梅宴上所為很是率性,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一推就定了自己的婚事,他的婚事,本是要等兄長之後再定的,父母眼中總是忽略他的存在,他也習慣了,可萬萬沒想到有朝一日,竟是他先於兄長定了婚事。
空白的信箋在面前,手中的筆還沒提起,突然又想到了兄長離家那日曾跟他說過的話。
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他與兄長結伴而行,兄長突兀止步,他詫異回頭,就見兄長看了看那長街的另一端,忽發一問:“若是沒有我,你們是不是會輕鬆很多?”
“你在說什麼?”
王衝之不明白,王衝之很困惑,於是回了這樣一個反問。
王允之搖頭,沒有再說,他臉上的神色彷彿沒什麼變化,但那雙眼中似蘊藏了一個躍然而起的答案,他對王衝之說自己還跟朋友有約,讓王衝之先回去。
這樣的小事,王衝之是不會拒絕的,他也並不是很想跟王允之在一起,作為對照組,按照宋婉的話來說,實在是太可憐了些。
“回去跟父親說一聲,我晚些回去。”
王允之這一句話其實是有些怪的,何必非要提及“父親”?他以前從來不會如此說的。但王衝之當時沒細想,也就沒覺得什麼。
王家的家庭關係很不錯,父母慈愛,兒子優秀,王衝之總覺得自己是多餘的那個,若非嫡子身份,恐怕更加上不得檯面,但被外人認為應該會關係很好的父子,其實關係並不是很好。
王允之跟父親的關係並不算好,或者說,不是外人想象的那麼好。
父親常常會說“什麼‘三絕公子’,不過是自吹自擂”,也曾說過“外人只當我有個好兒子,卻不知道我這兒子是要折壽來的”,最過分的便是這次科舉之前,他三令五申,若是再考不中,就不要再回王家,他沒有這樣丟人的兒子。
然後,王允之那一天就真的沒有再回來。
不僅是那一天,那之後的第二天,第三天……他再也沒有回來過。
音訊全無,就連王家抄家流放,皇帝那裡都沒找到王允之的蹤影,後來念及他是“三絕公子”,並無官職在身,不過閒散一個,便也沒再追究他的下落。
等到後來王家被赦免,王衝之再回望京當了一個小官,也曾跟人打聽過王允之的下落,從他那些舊友那裡,卻依舊是什麼訊息都沒有,他就好像真的是謫仙一樣,就此離了凡塵。
“你那時候走,是不是早就知道了什麼,早早避了開去?”
王衝之放下筆,看著空無一字的信箋自語,他察覺到事情不對的時候已經很晚了,後知後覺意識到跟宋家的婚事恐怕正是恰到好處的時候,他也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恐怕王允之早就看出來了。
在他還沒有發現具體哪裡不對的時候,王允之早就看出來了,然後,他什麼也不說地離開,撇清了自己,一句話也沒留給他,僅剩下他一個,傻乎乎地成親,傻乎乎地被下獄、被流放、被迫承擔了父親全部的希望。
便是如此,父親臨死的時候那個“悔不該”,恐怕也不僅僅是悔恨自己禁不住從龍之功的誘惑,還是在悔恨他趕走了自己最驕傲的大兒子,以至於不得不依賴小兒子吧。
是啊,他一向都看不上他,覺得他處處都不如王允之,結果,最後卻要他這個處處都不如王允之的人送他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