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大臣還沒笑出聲,便聽那和尚笑道:“痴人。貧僧乃是皇上的替身,騙了你們這麼多年,如今既然真龍出世,我也就功德圓滿了。”
朱瞻埈等人登時傻在那裡……
雖然北京的朝廷,無論如何也不會承認通州的建文帝是真的。但這時候,距離建文朝不過二十多年,還有大批的遺老遺少健在,這些人聽說朱允炆回來了,不管真假都會跑來看一看,於是他們紛紛到通州,要求拜見建文。
朱允炆無奈,只好出來與他們相見,看到這些昔日的舊臣,他也很是感慨,與他們說起當年舊事,那些人一下子就確信無疑,跪在建文面前,哭得老淚縱橫……
真的就是真的,只會越來越真。沒用多久,天下人便接受了他是真的太祖皇帝嫡孫,大明名正言順的皇帝陛下。
在天下人看來,江山本來就是建文帝的,現在要拿回去也理所應當。當然,朱棣的政權已經建立起二十多年,也不乏支持者,尤其是當年那些迫害過建文舊臣、瓜分過他們財產的傢伙,自然絕不願看到建文復國,不敢怎樣都會站在北京朝廷一面。
無論如何,這時已經無所謂誰佔理誰不佔理,一切只憑實力說話了。
其實,這就是天下人站在建文一邊,因為雙方此刻的勝負,已經沒有懸念……
北京朝廷雖然兵多,但各地的藩王和勤王軍已經按兵不動,不敢再向北京靠近一步,只能倚仗城裡的五十萬大軍……
雖然通州城到現在也只有七八萬軍隊,但無論是王通也好,還是趕來勤王的幾位藩王也罷,沒有一個敢領兵出戰的,全都龜縮在北京城一動不動。
更要命的是,有王賢的大軍在城外,各地的糧食根本運不到北京,京城中又多了幾十萬張吃飯的嘴,很快便糧食斷絕,城中軍民只能以草根野菜充飢……
軍民們對包圍北京的王賢並沒有多大意見,畢竟兩軍交戰,圍成乃是應有之意。他們恨的是不顧自己死活的皇帝和王公大臣們,這些傢伙倒是飽食終日,不用擔心捱餓,可老百姓都要餓死了啊!
當柳升帶領他的十幾萬大軍,從張五和劉子進把手的紫荊關回到關內,趕來與王賢匯合。王賢終於開始攻打北京城。
已經軍心渙散、離心離德的守軍將士,哪裡還會與他們死戰?甚至有軍民偷偷破壞城防,幫助王賢攻城。看到大勢已去,城裡的王公大臣也坐不住了,趁著守城混亂,偷偷聯絡城外,開啟了朝陽門,放王賢大軍入城。
皇城中得知外城已被攻破,朱瞻埈坐在堆滿柴草的乾清宮中,想要**殉國。張太后苦苦勸他不要做傻事。朱瞻埈說朱允炆能幹的事,我也能幹。張太后嘆氣道:“他可沒把自己燒死,還好端端的在通州待著呢!”
朱瞻埈一聽愣了,再也沒有勇氣**,讓太監傳話出去,希望能體面投降。
王賢接受了朱瞻埈的投降,很快便穩定住京城局勢,又將通州的糧食運了過來。老百姓捧著白花花的大米喜極而泣,對王賢的那點怨氣,全都飛到了九霄雲外……
將皇宮收拾出來,王賢便恭請建文帝入京。其實,朱允炆一點不想踏入北京一步,這裡可是朱棣發跡的地方,每一塊城磚都帶著濃濃的燕王氣息。也許有人會生出報復的快感,但朱允炆只覺得渾身難受,恨不得趕緊敷衍完了猴戲,好回交趾的山廟去……
但自打燒掉金陵的皇宮,亡命天涯那天起,他便已經籠罩在別人的意志中身不由己。此刻,重新坐在龍椅之上,也依然只能按照預先寫好的指令碼,一板一眼的演著屬於別人的戲碼。
當年二月,朱允炆下旨復位,改國號為‘正統’。
同日,朱允炆又下旨封王賢為德王,並追封三代祖先。又任命王賢為大都督,總督天下兵馬軍政。
再一日,朱允炆下第三旨,命削除天下藩王兵權,並命各地藩王限期到京城居住。
各地二十幾個親王,近百個郡王,上萬宗室大譁。立即便有十幾個王爺起兵造反,也要學著清君側……
軍情報到北京,朱允炆卻以龍體不適為由,命德王監理朝政,總攝軍政大權。自己居然不顧大臣勸阻,在慶壽寺繼續當起了和尚……
王賢立即派莫問、柳升、張義、薛桓、鄧小賢五員大將,各率兩萬兵馬,分赴各地平叛。那些廢柴一般的朱家王爺,哪裡是這些虎狼之師的對手。半年之內,所有叛亂平定,那些造反的王爺,還有和他們勾結的宗室,都陸續被押送回京。
回兵之時,莫問等人順便把餘下的宗室王爺,也一股腦捎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