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兩做月老誤兩家,一部自傳留人間(4)
胡適在紐約結識了他的績溪小同鄉、哥大校友唐德剛,合作做“口述歷史”工作。唐教授成了胡家的常客,有時逗留在胡適客廳那張堆滿線裝書的大書桌旁,有時饕餮胡師母為他製作的徽幫菜“豆渣宴”……江冬秀似乎受到了感染,按自己的方式悄悄地開始撰寫自傳。待到胡適1962年逝世後,她再度到美國,見了唐德剛,向他哭訴一些人世間的不平事之後,忽然取出一大卷用鉛筆寫的稿子,交給唐德剛,“要我替她看看。其中有一部分據說還是寄居曼谷時期寫的。”唐教授接受後,取回家在燈下展讀。哦,這份稿子實在太可愛了——
胡老太太不善述文,稿子裡也別字連篇,但那是一篇最純真、最可愛的樸素文學;也是一篇最值得寶貴的原始社會史料。
唐教授讀到了胡適當年到江村相親,“這位待嫁女郎‘不好意思’,想見他又不敢見他,因而躲在床上哭泣、裝病”;“大喜之日又如何‘上轎’和坐在‘花轎’內的心情”等情節,感嘆道——
我細細咀嚼,真是沾唇潤舌,餘味無窮。它的好,就好在別字連篇;好在她“不善述文”;好在她無“詠絮”之才!
這種純真的人情、人性,要以最純真、最樸素的筆頭,才能寫得出來。一經用“才華”來加以粉飾,失其原型,就反而不美了。
很可惜,江冬秀的《自傳》始終沒有面世。當年唐德剛批閱後,鑑於是未竟稿,就把原
稿還給了江冬秀,並勸她繼續寫下去。1970年唐去臺灣時曾拜訪過她,“也把這事忘了”,
不意這一別成了永訣。唐教授無比遺憾地感嘆,1975年“老太太仙遊時,筆者僑居海外,
不常看中文報,竟不知訊息”,至於“胡老太太的那份手稿,不知今在何方?雲天有望,希
望它沒有自人間遺失就好了”。
“兔子年輪”中最年輕一隻(1)
1917年9月,胡適26歲,英姿勃勃跨上北京大學教授講壇,講授他開設的“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哲學史”、“中國名學”、“中國小說”、“西洋哲學史”、“英國文學”、“英文高等修辭”等課。特別“中國哲學史”,這是北大最吃重的一門課,,胡適破天荒運用近代西方科學方法,試圖找出中國古代哲學家的系統,開始入講。前任教授不屑一顧地譏諷他,守舊學生笑他“膽大臉厚”。學生領袖傅斯年關照同學:“他走的這一條路是對的,你們不能鬧。”暗中保護他。經過一番波動,學生們聽後“覺得面目一新,精神為之一爽”(馮友蘭語);“在裁斷上是足以自立的”,“從此以後,我們對於適之先生非常信服”(顧頡剛語)。和胡適授課交相輝映的,就是胡適的演講,在手帕衚衕###會堂《墨翟哲學》演講尤為精彩,特別他請來恩師杜威講學,他同時登臺,思路敏捷、風度翩翩地一起登壇作口譯,傾倒京城內外多少男女青年,無疑成了學術星座。
胡適和陳獨秀一起更積極參與蔡元培校長主持整頓北大改革學政大事。深受美國薰陶的他,立竿見影地引進了西方大學選科制、教授會制(教授治校)、各門(系)研究所制(本科畢業升讀研究生)、招收女生制、倡辦“工讀互助團”、發起成立“成美學會”(資助貧困學生)、“北京大學賑災會”(1920年與蔡元培、李大釗、蔣夢麟、馬敘倫等)等等,為了婦女解放問題,他寫了不少文章,如《美國的婦人》(《新青年》5卷3號)、《大學開禁女學的問題》(《少年中國》1卷4期)等。後者提出解決此問題應分三步走:一,大學延聘有學問的女教授;二,大學先收女旁聽生;三,女子中學課程與大學預科相等,或辦女子大學預科,云云。胡適的這些建議,都為蔡元培校長所接受並實施了。胡適本人因之被選為英文部教授會主任、英文學研究所主任、代理教務長(因教務長馬寅初眼疾病假)、教務長和英文學系主任(1922年)。
胡適執教北大的第三年,也就是五四運動爆發的1919年,可說是他的“黃金年”。這年2月,由蔡元培推薦給上海商務印書館的胡適學術著作《中國哲學史大綱》(捲上),作為“北京大學叢書”出版了。該書以他哥大博士論文為基礎,又將他的教學深化實踐北大哲學史講義內容進行充實,綴成一部將中國哲學史分為三個時代(古代、中古、近世)——體現他述學觀點(明變、求因、評判)的17萬字的舉足輕重的學術論著,遂成為中國現代學術史上開山之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