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3/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包小包往車屁股後一塞,啥都搞定;上溯十幾年,得帶上尼龍袋子或者麻布袋子,那些土特產都是散裝沒包裹的啊;再上溯,一直上溯到元代,諸位猜一猜,應該帶什麼下去呢?哈哈,應該帶一杆秤,幹什麼用?稱銀子唄。
元代後期的*搞得實在不像樣子,“上下賄賂,公行如市,蕩然無復紀綱矣”。下至討米的老朱朱元璋同志曉得了:“臣操威柄,官以賄求。”上至“躲進小樓成一統”的讀書人葉子奇也知道了:“及元之將亂,上下諸司,其濫愈甚。”鬧得天天待在九重宮裡依紅偎翠的皇上也聽說了:“聲教未洽,風俗未淳,吏弊未祛。”*會亡國的啊!元順帝就怕起來了,準備“整頓衣裳起斂容”,不再搞“垂拱而治”,打算祭起“亂世重典”手段,重振綱紀。可是誰是貪官、誰是清官、誰是能官、誰是庸官?這個問題是革官僚命的首要問題,不把底子摸清,重拳打誰、重典擊誰?元順帝在這個問題上倒是清白得很,他決定派“欽差大臣”到全國各地“微服私訪”:“若稽先朝成憲,遣官分道奉使宣撫,布朕德意,詢民疾苦,疏滌冤滯。”這個命令一宣佈,一時間長城內外、黃河上下,欽差大臣滿天飛。
暗權利 第一章(11)
這些人是幹什麼來的?是反*來的。老百姓當然挺興奮的,想來黃河將清,光明在前,多年冤獄將見皇天,誰不歡欣鼓舞?可是呢,不是高興得太早了,而是白白高興了,原想的是來了一群“啄木鳥”,哪知道來的是一群“大蝗蟲”!原先將那些“土青蛙”喂得比較飽了,現在又來了一幫“財中餓鬼”。“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原先官吏夠黑的了,像一重厚皮把燈籠罩住,現在不是把那層“黑皮”扒掉,反而加了一重“黑皮”,更加暗無天日了啊!那些官吏聽說皇上派了“風憲官”來,先是嚇得尿了褲子,後來高興得大呼小叫:“來嘛,來嘛,不就是添雙筷子?”聽說“風憲官”來,警車開道,歌舞夾道,一邊到邊界相迎,一邊到賓館接風。
*是一樁噴噴香的大餐,*者單獨吃了“爛肚腸”,“*者”與“反*者”一起吃了則“噴噴香”。這些“欽差大臣”到*者的餐桌上是“添一雙筷子”的事,絲毫也不影響他的食量,因為他們還會叫:“小姐,加幾個菜。”而且因為不再擔心有誰來“影響食慾”,所以大膽地大快剁朵。原先10個碗由百姓埋單,現在加到18個碗,依然是百姓埋單,所以百姓憑空就多了8個碗的負擔。
這些奉使,名義上是來搗“*桌”的,實際上成為了來吃“*餐”的,所以這些“肅政廉訪司”,“所至州縣,各帶庫子檢鈔稱銀,殆同市道矣”。他們一個個帶著一杆秤,根據*者的“*程度”來“論價”稱銀子。你*得該判一緩一,你得交×兩銀子;你*得夠判死緩了,你得交×兩銀子;你*得夠判死刑,得判“株連九族”,那你看著辦,你該拿出多少兩銀子?童叟無欺,按“腐”論價,一杆秤給你稱,夠公平,夠公正,夠公開吧。這情形,元代百姓用了四大“天地”來形容,“奉使來時驚天動地;奉使去時烏天黑地;官吏個個歡天喜地,百姓家家啼天哭地”。
為什麼這些“奉使”能夠這麼明目張膽地帶秤來搞“檢查”?為什麼那些“土皇帝”這麼老老實實把銀子送到他們的秤鉤上?無他,權力故爾。成立新的機構,不管是臨時機構還是固定機構,他們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權力”。元代的這些“奉使”實際上只是“臨時動議”,沒有入編的,但是他們把“反*”抬得天高,也確實有天高,但他們不是真的把反*看得天高,他們為的是趁機要挾索取“天大的權力”罷了。在出發之前,他們在皇帝那裡弄到了“先斬後奏”的“上方寶劍”。元順帝授予的權力大得嚇人:“體察官吏賢否,明加黜陟,有罪者,四品以上停職申請,五品以下就便處決。民間一切興利除害之事,悉聽舉行。”這權力夠大了吧,市長縣長想殺就殺,民間一切事情悉聽尊便。所以這些反*的官員就敢於帶上一杆大秤橫行天下了。以權力制約權力,權力在權力的內部迴圈,只會讓權力在權力間轉移或分享。
8.唐太宗給貪官發獎
在酒桌上遲到了、說錯了話、敬酒敬錯了順序,大家都是要吆五喝六地大喊“罰一杯”的。可是“罰”字多不好聽啊,於是便有人喊:“不是罰呢,是獎一杯。”獎字多好聽啊,結果往往都是“罰酒”不吃吃“敬酒”,咕嚕咕嚕把那酒喝下去了。罰酒敬酒其意一也,反正要把你灌得夠戧才罷、醉得半死方休。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暗權利 第一章(12)
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