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七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位出題的先生坐在中間。
聶天樞和羅含章分別坐在左右兩側。
上首的位置,是朱貴、李忠,還有三位蘇州商會的主事之人。
一起負責見證比試的公平。
“好了,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始吧。”
李忠作為商會的會長。
此刻。
自然要先發話。
“好。”
那位坐在左首的約摸四五十歲,年紀較長的蘇先生點了點頭。
語氣溫和的道:
“比試的規則很簡單。老夫一共準備了三題,想來應該足夠分出勝負了。咱們從第一題開始,若誰一炷香的時間裡答不出,則出局,答錯也自動出局。兩位可有異議?”
說著。
目光掃向聶天樞和羅含章二人。
“沒有異議。”
“無異議。”
蘇先生微微頷首。
示意旁邊年輕的藍袍男子讀題。
“第一題,只聞隔壁客分銀,不知人數不知銀。四兩一份多四兩,半斤一份少半斤。試問各位能算者,多少客人多少銀?”
這道題出的很妙,而且題目藏在詩中。
底下的眾人,都是商會里的高層,本身在數數和理帳方面就有一定的造詣。
自然對此都頗有興趣。
雖然沒有人出聲說話,但都在默默的各自計算著答案。
瞥了一眼香爐中點燃的計時香。
聶天樞習慣性的,先在腦子裡把詩句翻譯成大白話。
隔壁客人分銀錢,人數和銀子的數量都是未知的。每份4兩多4兩,每份半斤的話則少半斤,求解隔壁一共有多少客人,多少銀子?
一斤是十六兩,半斤是八兩。
毫無懸念,依舊用現代方程來解。
把客人數量設定為x。
4x+4=8x-8。
答案自然躍然紙上。
客人3人,銀一共16兩。
當聶天樞把答案交上去的時候,驚奇的發現羅含章也同樣交出了答案。
蘇先生看了兩人的答案。
輕輕的點了點頭。
“下面,是第二道題。”
顯然。
這一題兩個人都答對了。
聶天樞心下微微詫異。
要知道。
這個年代,還沒有非常系統的數學計算方法。
雖然在《九章算術》中載有“方程”一章,但也只是淺嘗輒止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論。
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人能熟練運用。
雖然她不知道羅含章用的是什麼樣的方法解題。
但只看其速度和準確率。
就可知對方的數學造詣之高了。
不由的心下有些佩服。
不過。
佩服歸佩服。
她也不會把這關係到自己身家性命的機會拱手相讓的。
聶天樞定了定神。
仔細的聽蘇先生出的第二道題目。
“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共燈三百八十一,請問頂層幾盞燈?”
這位先生顯然是個風雅人物。
又出了一道數學詩。
不過。
這道題的答案,聶天樞不用算就知道。
這是明朝時期的數學家吳敬偏著的《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中的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