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七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中的存冰卻不是當地的產物,畢竟南方的冬天下雪都少,更不要說結冰了。
這裡的存冰,都是各大船行每年冬天沿著運河去北方拉來的。
再高價賣給南方的大戶人家,存在冰窖裡。
到了夏天的時候,用來消暑解渴。
也是一種炫耀和享受。
此刻的議事廳裡,四面牆角兒處。
便用上好的青瓷盆兒擺了好幾盆正方體的冰塊兒。
聶天樞幾乎是一進來。
便感覺到一股濃郁的涼氣撲面而來。
彷彿回到了現代的空調房。
整個人舒爽清涼至極。
“哎呀,聶先生來了。”
門口侍候的青衣茶童林貓兒見著她。
熟絡的上前。
笑吟吟的招呼道。
“小林子,四貝勒在嗎?”
聶天樞跟茶童兒拱了拱手。
客氣的道。
“呵呵,在的,貝勒爺在二樓書房,小的帶您去吧。”
“多謝了。”
......
議事廳。
二樓,書房裡。
後窗戶開著,一株白色海棠正在窗外靜靜的開放。
散發著淡淡的香氣。
屋子裡的四個牆角處。
擺著四個青色的雕福壽青竹紋的冰盆兒。
冒著絲絲的涼氣。
四貝勒胤禛穿著一身兒簡單的石青色常服。
腰束玉帶。
正儀態端正的坐在紅木桌案前。
翻閱著手裡的緝捕訊問文書。
這些都是最近這段日子,蘇州銳健營和府衙這邊兒,一起抓到的江南反清復明人士。
按著涉事情節的輕重,排序列出的名單。
並附上了處理意見。
一共是一十九人。
其中第一位,便是一個叫做呂留良的江南老儒生。
在寺廟裡招俗家弟子,反清復明。
胤禛翻看了一眼其生平,這呂留良原名光綸,字莊生、號晚村,別號恥翁,南陽布衣,是崇德縣人。自幼穎悟,八歲時就很善長寫文章。
崇禎十四年,十三歲的時候,以詩文入崇福禪院徵書社,為人博學多藝,有二十四項絕技。凡天文、讖緯、算術、靈蘭、青烏、樂律、兵法、星卜、丹經、梵志之書,無不洞曉。擅長書法,尤其擅長顏真卿、米海嶽的書法,喜好投壺、彈琴,並且武藝也不錯,能開五石弓。
二十四歲的時候,呂留良應明朝科舉,為邑諸生,每次考試都奪魁首,還通程朱理學,在江南一代聲譽很高,被不少文人雅士所推崇。清軍入關之後,其當眾發誓不在清朝當官。順治年間在江南行醫濟世,後在康熙十九年,郡守馬耳他將其作為隱逸高士向朝廷推薦,呂留良拒絕不了,便削髮為僧。如今在金山寺出家,名耐可,字不昧,號何求老人。
胤禛看完其履歷生平。
並沒有動怒。
作為上位者,他自然有識人之能和愛才之心。
他雖是滿人。
對於這樣有氣節的漢人,內心還是很佩服的。
畢竟在命運的顛沛中,更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志氣和節操。
自古以來,將軍和士大夫們非常看重氣節,在忠義之士的眼裡,氣節比生命還要重要。
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英雄生死路,卻似壯遊時。
先不論這位叫呂留良的老儒生,所堅持復辟的明朝舊國是否值得,但是其在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以及這種對故國的忠義,依舊值得佩服。
作為受漢人文化薰陶的滿洲皇子,胤禛從小熟讀史書和資治通鑑,尤其推崇向關羽、岳飛、張須陀、文天祥、史可法這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忠義愛國之士。
“這樣的人,倒也不失氣節。”
胤禛輕撫手上的扳指。
語氣若有所思的道。
“叩叩!”
有節奏的敲門聲兒。
打斷了胤禛的思緒。
外面傳來茶童的稟報聲兒:
“稟主子,聶先生有事求見。”
“進來。”
“見過四貝勒!”
聶天樞進門。
福了福身。
“聶先生免禮。”
胤禛放下手裡的呂留良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