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呵……和朕鬥!”朱棣得意地冷笑一聲。

不過……

朱棣忍不住心裡又嘀咕。

朕還有姓郭的親戚?

不過一時也無頭緒,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皇家的親戚太多了,不說遠的,單說太祖高皇帝,生下的兒子就有二十六個,女兒十六人,更不必說其他亂七八糟的眷屬了。

不過朱棣的心情好上了不少,龍行虎步地回到了文華殿。

文華殿裡,皇子和親王以及駙馬們卻各懷心事。

漢王朱高煦有些不耐煩了,他朝駙馬王寧都使了個眼色。

王寧乃是朱元璋第六個女兒的丈夫,朱棣靖難的時候,他將南京城的軍事機密洩露給了朱棣。

因此,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他既是功臣,又是朱棣的妹婿,很受朱棣的信任。

王寧如今算是位高權重,不過他不是一個閒得住的人,因為和朱高煦關係十分好,被人認為是漢王的死黨。

王寧似乎得到了朱高煦的暗示,二人會心一笑,隨即各自錯開目光。

年少的伊王朱?這時冷不丁地道:“漢王與姐夫在笑什麼。”

這一句破天荒的話,讓朱高煦頓時惱羞成怒,道:“去去去,一邊去。”

朱?雖然是朱高煦的叔叔,卻很害怕朱高煦,連忙躲閃到太子朱高熾的身後。

此時,朱棣已搖搖晃晃的回來了,一臉不悅的樣子道:“又在吵嚷嚷什麼?”

“陛下……”王寧這時道:“臣有事要奏。”

朱棣對王寧還是很客氣的,剛剛靖難的時候,王寧就冒著風險給他通報軍事情報,而且又是他的妹婿,以往關係就不一般。

朱棣隨和地道:“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臣要彈劾張安世。”

此言一出,文華殿裡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朱高熾臉色微微一沉,有些驚慌。

朱棣落座,抿了抿唇道:“今日乃是朕的壽宴……”

“正因為是壽宴,所以臣吃了一些水酒,有些話才不吐不快。”王寧道。

朱棣臉色緩和了一些,道:“說罷,這張安世怎麼了?”

“張安世不學無術,在京城之中,是出了名的草包,他還經常打著皇親的名義招搖過市……陛下,臣也是皇親,有些話……憋在這裡,實在無法忍受。陛下可知道……坊間是怎麼議論張安世的嗎?”

朱棣的臉色拉了下來:“如何議論?”

王寧道:“百姓們都說,永樂朝的皇親,不如建文朝遠甚。”

此言一出。

朱高熾的臉色已是慘然,他連忙搖搖晃晃地起身,拜下道:“父皇,兒臣罪該萬死!”

朱高煦則站在一側,一言不發,彷彿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這個節骨眼,突然參劾張安世,殺傷力實在巨大。

一方面,王寧沒有尋出具體的罪證,因為一旦有具體的罪證,那麼皇帝必定會派人核實,東宮也肯定不是省油的燈,太子黨也一定會竭盡全力干預這件事。

那麼就乾脆從皇帝的軟肋下手,皇帝奪了侄子的大位,對朱棣而言,這本身就是很不光彩的事,所以極為看重天下百姓對於自己的評價。

現在王寧說百姓說永樂朝的皇親不如建文朝的皇親,這豈不是說,他這永樂皇帝,不如他那丟了江山的侄子?

這對於朱棣而言,是絕不可接受的。

朱棣深吸一口氣,看了看王寧,又看看跪伏在地瑟瑟發抖的太子。

想了想,他壓抑住了滿腔的怒火,只是語氣卻是極冰冷的道:“是這樣嗎?”

”是。”王寧道。

朱棣道:“朕知道了。”

王寧心裡已經有了把握,他知道,陛下這是在刻意的壓制怒火。可陛下的性子,這怒火便如火山,遲早要爆發出來的。

只是接下來,氣氛卻一下子清冷起來。

許多人連馬屁都沒心思拍了,幾乎所有人都戰戰兢兢。

朱棣默默地喝了兩杯酒,才對著身後的宦官亦失哈道:“召大家來給朕祝壽吧。”

亦失哈感受到了朱棣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忙不迭地頷首:“奴婢遵旨。”

他匆匆至文樓,召集其他的皇親來文華殿見駕。

………………

文樓這邊,數十個皇親,一個個整裝待發,張安世位列其中,不過他最年輕,只能排在最尾。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流光飛舞
關於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八路軍,他們屌絲又窮逼,他們飯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開動腦筋給他們送金幣,...
仙俠 連載 260萬字
樓高不見章臺路

樓高不見章臺路

字如卿
關於樓高不見章臺路:和其他穿越女不同,沈莙沒有半點作為穿越女該有的優越感。歷史學得不錯,沒成想是架空。家世不算太差,可惜卻是庶出。有個頗受寵愛的生母,偏偏去的早。爹不疼娘不愛的卻也平穩地及笄了。參選秀女,被撂了牌子。低不成高不就地加入了內庭怨婦女官一族。於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小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原以為好容易看懂了遊戲規則終於熬出頭了,卻在此時開罪了一個喜怒無常的擅權宦官。從此小心翼翼磕磕絆絆
仙俠 連載 87萬字
北宋生化危機

北宋生化危機

俗墨
關於北宋生化危機:閉上眼,一個餓殍千里,行屍遍地的地獄便過去了;睜開眼,一個風雅清麗,雍容鼎盛的北宋已經撲面而來。從生化末日穿越到北宋,成為了後周皇族遺脈,本以為逃離了那個噩夢般的末世,誰知生化危機依舊如影隨形,跟隨他來到了北宋,在重文輕武,卻又豪客如雲的大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化末日席捲全國。那一年,大遼已經日薄西山,苟延殘喘;大金如同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江悍然揭竿而起,橫行千里;方臘割佔東南
仙俠 連載 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