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過河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日成將軍會將朝鮮東海岸的大部分軍艦港口開放給蘇聯海軍,這對我們的遏制美國人的戰略擴張來講,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斯大林不愧是一位遠見卓識的戰略家,他很快就意識到了朝鮮這片四國角逐的地區將會對蘇聯的亞太戰略帶來怎樣的影響。雖然他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放在歐洲地區,但是朝鮮作為蘇聯的一塊太平洋跳板,他也絕對不會放過。
所以早在一年前,他就將駐守西線的精銳部隊調往遠東地區,提前做好準備。否則就憑一條西伯利亞鐵路,蘇聯光是往遠東調兵都足夠吃力的了,更別說後勤運輸和打仗。
“你將會作為政委伴隨紅軍進入朝鮮,當然我也希望赫魯曉夫同志不要讓我失望。”斯大林拍了拍赫魯曉夫的肩膀勉勵這個受寵若驚的上位者。
“但是我們要從哪裡進發呢?”赫魯曉夫問道,雖然政委一職權力極大,但赫魯曉夫很清楚在某些大問題上他還是沒有話語權的。對紅軍戰略問題指手畫腳還會給人留下話柄。
“為了避免挑起美國人的神經,我們打算借道中國東北地區進入朝鮮,從海上用航母運送軍艦過去風險太大,美國人會認為這是在對他們的戰爭挑釁訊號。”斯大林指著地圖說道,“我知道就算中國的高層領導人心裡有一萬個的不肯,但是假如朝鮮沒有守住的話,中國人就失去了戰略緩衝地,這對中國-共-產-黨而言,顯然是難以接受的局面。中國本土直接面對聯合*?他們還沒做好準備。”
“但是他們無論如何都得接受,不是嗎?”赫魯曉夫說道,“就像之前計劃的那樣,我們會在中國人不情願卻又不得不做的情況下,佔領他們的東北重工業基地。”
當然赫魯曉夫沒有當著金日成主席的面將後半句“哪怕是北朝鮮失守也沒關係”的話說出來。
“太感謝了,斯大林書記。哦,還有赫魯曉夫同志。對於蘇聯願意出兵朝鮮這件事,北朝鮮人民感激不盡。”得到蘇聯出兵的許可,這位*的小弟終於鬆了一口氣。
“回去準備一下吧,赫魯曉夫同志。我跟金日成主席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討論一下,哦對了,你明天收拾一下,後天就出發去朝鮮,現在美國人正對朝鮮軍隊步步緊逼,我們要在他們淪陷之前反攻回去。”斯大林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