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來嘛。”接著就給老太太掛電話。老太太先是 寒暄了幾句,我聽達成說:“我需要您的支援。”又說,“您是我的老領導,我永遠不會忘記。”接著,老太太言歸正傳了,要請達成和王蒙去吃飯,在她家裡,寬敞些,還可以多談談。達成說,《 中國》不管是申請開辦的報告上還是對外宣稱,一直是民辦公助的口徑,不要經費,不要編制,硬氣得很。可一批下來,什麼都要了。她強加給作協,因為作協要任命,怎麼也不 會任命個80歲的老太太當主編。不是誰瞧不起她,是中央精神。達成說:“就是鴻門宴嘛。我真不想去,但老太太出面請,不去還不行。”
達成、王蒙、馮牧、楊子敏應丁玲之邀去赴鴻門宴。吃香酥鴨,挺豐盛。要求要編制,要資金。出門時,丁玲歡迎他們再來。王蒙說:“飯好吃,詩難做。”①此後,丁玲為編制和經費問題,至少又給作協黨組寫過三次報告,時間分別是1985年的2月、4月和6月。前兩次,是與舒群聯署,第三次,是自己一人署名。
1985年2月的報告說:
現在,參加組稿、審稿、定稿及連帶的事務工作的,除正、副主編外(他們年事較高,均在扶病創作中),有工作人員七名,內離休、退休幹部各一名,兼職者一名,實際能全職 工作的只有四名。因此,當前急需解決、燃眉之急的困難是:
(一)充實與健全編輯部和設立事務部門。參照北京市現有的幾個大型文藝刊物和作協《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等的工作情況和編制名額,考慮到刊物的近期發展,本著精簡 節約、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中國》編輯部和相應的行政事務機構的編制名額,初步計劃為二十至二十五名。
(二)請批准開辦費及八五年度的事業費。《中國》於八四年十二月中才從出版局領到期刊許可證,明確規定《中國》文學雙月刊是作家協會所屬機關刊物之一。當年制定開辦費 及八五年度的經費預算,事實上已不可能。現在根據業務部門的有關規定,補報開辦費及本年度的經費預算,請稽核批准。
(三)請批准建立相應的經營機構。在編好刊物的同時,擬請批轉北京市工商局發給《中國》文學雜誌社以營業執照。我們將在政策和法令允許的範圍內,選編一些質量較好的讀 物,發行合法期刊以及開展為作協會員的一些服務專案。雜誌社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以豐補歉,逐步減少國家給刊物的撥款,配合改革的程序,儘快做到經費全部自給。
4月13日的報告說:
近來我們工作中人手嚴重不足的困難更加突出。現在編輯部編輯包括牛漢、馮夏熊(均是業餘兼職)在內,仍只有五人,另有登記收發稿件、管理資料、跑印刷廠等借調來的兩個 同志。這樣一個大型文學刊物,如果不馬上補充五六個有業務能力的編輯,是很難辦下去的。懇請黨組支援我們,幫助我們,在正式編制名額來不及批示前,臨時准許我們先選調 或試用若干名額以應急。前次報告中的經費及其它問題,希望儘快得到批示。 。。
1。 三次報告,兩大難題未解(2)
現在刊物已出版兩期,社會上有各種反映。我們自己檢查,認為仍有不少值得改進之處。工作中也發生了一些失誤和缺點。我們將在黨組領導下,透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團結 ,改進工作。
這兩個報告都由陳明起草。68歲的陳明在《中國》沒有任何職務,卻是事必躬親,而且全部是義務勞動,沒有分文報酬。丁玲為辦《中國》所寫的每一個報告,每一封重要信件, 要麼是出自陳明之手,要麼經過了陳明仔細修改,他成了《中國》的高階秘書。
5月13日,丁玲率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澳大利亞,陳明、牛漢是團員。6月2日下午回到北京。3日上午丁玲與曾克通電話,曾克說,編制和經費這兩大難題,作協那邊一點進展也沒 有,一點訊息也沒有。擔負出版發行的文化藝術出版社提意見了,說已經為《中國》墊了不少錢,要求給他們一些經濟補償。說來說去,還是個錢的問題,人的問題。
6月12日上午,《中國》召開全體工作人員會議,為再次向黨組彙報做準備。丁玲親自主持,她說,《中國》創刊已經半年了,還是辦得好的,有它的特色,我這次出去,有口皆碑 ,第一期上劉紹棠拉來的小說《四時》就很好,《黨委書記》被《青海日報》轉載了。大家都出了不少力,都很辛苦。但是還有問題,今天各方面都要講徹底,出版問題、人員問 題、財務問題、發行問題,都要談談,把問題都擺出來,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