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細看。一看之下,大為佩服。
黃陌很有才學,這點從考卷的大○調上就可以看出來,文章做得中規中矩,實事論事,見解很高明,卻少了一種飛揚灑脫的華彩。讓人見了還以為是個四十來歲的考生做的文章。史論的見解比較傳統,沒有新穎大膽的言論,勝在基礎知識非常札實,最可取的是第二場的五題奏摺、公文的書寫。由於今年人多,出卷子的考官特意在第二場的五題中安排下了陷阱。比如,一個銅礦開採地暴動了,你需要寫一份奏摺上報,又比如冬季到了,需要上奏請求傳送我軍在西域過冬的棉衣等等。看似簡單,實際暗含玄機,就這第二場,刷掉了不少文彩斐然的人,而黃陌也正是憑著第二場精彩的答卷脫穎而出,拉平總分,位列第十二。
女兒好奇,承慶帝便也看了他的卷子。笑道:”他是故意的。廣庸行這個兒子,以前在京裡就曾是有名的好文彩。朕記得翰林院有多些個人都預言過他將來是狀元之才的,現在看來,他經此家變,為人倒是圓潤老道了不少,再磨鏈磨鏈就可大用了。”
三月末,葉明淨第一次以太女的身份參加了御和殿殿試,坐在帝位的下首。看著兩百多名貢士進殿,分別按排號坐在擺放好的座位上,她親自開啟由父皇遞來的密封好的殿試試題。
殿試只有一題,做一篇策論。承慶帝意有所指,這次出的題目是”國之儲君”
四個楷書大字高高的懸掛下來,殿內的兩百多名考生心下同時一凜。尤其是杏榜的前一百名,心頭尤為忐忑。這樣的策論題目,實屬吃力不討好。口吻泛泛的話,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名次就低了,落得個三甲同進士臉上會很不好看,也不利於日後的仕途發展。口吻諂媚的話,也未必能討好,還容易得罪清流。觀點犀利就更糟糕了,殿試也是會除名的,都走到這一步了,功虧一簣就太可惜了。
考生們絞盡腦汁,下筆速度不約而同的慢,黃陌也是慢慢書寫。雖然,整個大殿裡沒有人比他對坐在高位上的那位儲君,有更深的感觸。
他仔細的勾勒好腹稿,開始書寫,不太出彩,也不能太平庸。最好的位置就是保持在中等以上……
卷子收上來後,葉明淨急不可耐的抽出黃陌的試卷。只見上面寫道:”儲君,一國未來之基石也,當慎之又慎……”他選的觀點有些小新穎,除了論述儲君應具有仁、德、義、才外,還建議儲君不應該成加在深宮之中,不知民情,不通庶務,理應在安全的前提下外出行走,擴大見識的範圍,同時闡述了由此帶來的好處。
葉明淨越看越想笑,這人的確提了一些大膽的建議,並且在每一條都加上了”保證安全”的前提,將外交口吻用的圓滑之至,誰敢拍著胸脯保證儲君的絕對安全?說白了就一個意思,我在理論上支援您,至於具體行動,那不是我一個考生應該考慮的。
如預期所料的一樣。
三個考官和承慶帝都給了他一箇中等偏上的成績。二甲第五名。
之後是瓊林宴,黃陌表現的低調、少言。
隨後就是庶吉士的考試,那個時候,葉明淨已經準備出發啟程了。
承慶帝在女兒臨走前詢問:”你想讓他進翰林院嗎?”
葉明淨考慮了一個晚上,有鑑於自己目前羽翼未豐,最終給出答案:”先進去,三年後散館,再把他弄出來。”
於是,黃陌成了翰林院中的一名庶吉士。
而那個時候,葉明淨早已踏上了南下的路程。
承慶帝於年初時分,將林珂的位置動了動,讓其出任江蘇布政司的學政,品級升到了三品。江南的西林書院是當時鬧過繼事件鬧的最兇的地方,出過學子連名上書一事。承慶帝將曾經的東宮少詹事放到這裡任學政,掌握秀才、舉子們的躍
龍門大權,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
於是,葉明淨的第一站就理所當然的成了西林書院。
趕了幾日馬車後,到達長江邊,一行人棄車登舟,走水路南下。兩層高的大型樓船,是這個時代最尖端的技術。
船在江面上行走的很平穩,前方一條○路船,之後便是葉明淨乘坐的鳳凰船,兩邊和尾端都有小型船隻護衛,船上除了西山營的軍隊外,還有從靖海候下調來的水軍護衛,安全很有保障。
葉明淨坐在二樓的船艙中面色不善,原因是顧朗死活不同意她去甲板上看風景。
“顧統領,如果孤沒記錯的話,這一路水路,我們要走上二十來天?”她竭力壓制住怒火,企圖心平氣和的說服那人。
顧朗眼皮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