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得其用而昧其體,終屬挾持工具”,只有自造才能使“官弁匠役相互學習,久而愈精”,並真正達到“師其所能,奪其所恃”的目的。為此,李鴻章先後創辦了金陵製造局、江南製造局等各種近代軍事工業。這些軍事工業生產出來的輪船、槍炮、彈藥,不僅為淮軍不斷近代化提供了物質條件,而且為清朝編練了近代海軍和新式陸軍提供了裝備。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說:“凡直隸督臣及江南各省所用武器,均為江南製造局提供。”
第四大建樹:創辦近代軍事學校
先進的武器裝備要會使能用,發揮出它的作用,關鍵在於人才。這一點,清政府認識得非常清楚。李鴻章說:“水師為海防急務,人才為水師根本。西洋艦船需要文武兼資,素習風濤駕馭輪船操法者。”
李鴻章深知清朝軍事制設和教育遠遠落後於西方,要開展近代化的軍事改革,必須從人才的培養入手
清政府重視軍事人才建設表現在:
一是選送可塑之人出國學習。北洋海軍絕大多數管帶,也就是艦長都有留學英國的經歷。留學歸來的學生“南北洋爭先留用,得之惟恐或後”。
二、儒魂?軍魂?…晚清軍事制度改革(12)
二是建立新式軍校。1880年他“參酌西國成規”,創辦了天津水師學堂,培養炮船、快船和鐵甲艦所需的技術人才。在當時,建立海軍學校,即便在世界上也是一個新事物。美國海軍學院也不過成立於1884年。所以,李鴻章創設天津水師學堂,即中國近代海軍學院,實在可以說得上是一件“開北方風氣之先,立中國兵船之本”的大事!
此後,李鴻章在天津、威海衛等地還辦了成立了船政學堂、水師學堂、武備學堂、魚雷學堂等一批新式軍校。這些學堂學制為3年,聘請外國軍官擔任教官,學習科目為炮兵、工兵、海軍、軍械等等。德國退役少校漢納根最為出名。中國近代一些有名的人物段祺瑞、徐世昌、馮國璋、黎元洪等,都出自這些學堂。
中國新式軍官教育的先河,就是這樣開始了。
如今,李鴻章的努力的一切都已成為歷史。作為晚清時期的一位改革者,不管人們如何評價,李鴻章留給我們遺產之一就是:在一個國家制度和體制全面落後的情況下,任何改革者修補的努力都回天乏術!
(六)高薪養兵,北洋海軍官兵的“工資單”
1861年,咸豐皇帝去世後,獨生子載淳繼位,慈安與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中國歷史進入了同治皇帝時期。在這以後的近20年間,中國社會沒有發生大一些的戰爭,清政府認為,這是中興的吉兆,把其叫做“同治中興”。從上到下,都希望利用這一大好時機,恢復從鴉片戰爭以後幾乎喪失殆盡的底氣和榮氣,為大清帝國的統治積蓄力量。王公大臣們天天盼著,千萬不要打仗呀!
可是,越是不希望看到的事情,偏偏越是要發生。1885年中法戰爭爆發。8月23日,中國北洋艦隊在福建海面的馬江,與海軍世界排名第二的法國海軍船隊進行作戰,在短短的40分鐘內,南洋艦隊就被擊沉。這件事極大的刺激了清政府,原來建設一隻海軍的想法再次被提出,而且,這次是全國上下,朝廷各派別意見是出奇的一致。
主持這項工作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
李鴻章辦事能力很強。在短短的3年內,就把海軍建立起來,而且成為世界海軍強國,居世界第七位,亞洲第一位。1888年頒佈的《北洋海軍章程》是中國第一個海軍條令,規定得很具體。有些規定到今天還有用。比如,海軍艦艇官兵不得到岸上住宿,只能在艦艇上居住。
這些章程在世界上也是先進的。
北洋海軍成立的時候,李鴻章還比較擔心兵源,怕沒有人願意當海軍。
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還處於傳統的農耕社會時期,種地是中國人最本分的事情。即便是當兵,也要當在陸地上作戰的陸軍,站在地面上,心裡踏實。李鴻章說:“慮左帥在甘,諸將不願西行之情見於北洋。”
擔心出現當年像左宗棠率軍到西北時,官兵怕苦而不願意西行的情況在北洋海軍發生。
可是,沒有想到,北洋海軍成立不久,不僅李鴻章擔心的情況沒有發生,而且還麻煩了,許多綠營兵,甚至八旗子弟,也紛紛要求到北洋當兵。為了能當上北洋的兵,他們甚至不惜請客送禮,用現代的漢語叫“走兵門”,當時叫“內有門馬”。
真是怪了!李鴻章聞報後,又喜又驚。喜的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