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祭奠儀式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兵部的人送來了緊急軍情,就在不久前,洪承疇正式投靠了滿清,隨著皇太極參加了祭祖大典。
悲痛中的崇禎皇帝聞之後頓時僵在了那裡,臉上滿是愕然的神色,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被他寄以厚望的洪承疇居然會投降,使得他一時間難以接受。
隨後,回過神來的崇禎皇帝徑直把手裡的公文扔進火裡燒燬,然後以身體不適為由擺駕回宮,面色陰沉地離開了祭奠現場。
現場的文武官員們並沒有感覺到異樣,還以為崇禎皇帝是悲傷過度,等那些朝中重臣得知洪承疇叛國後頓時大吃了一驚,要知道崇禎皇帝對洪承疇可不薄,而且洪承疇可是大明投降滿清官位最高的人。
洪承疇的本職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和薊遼總督,屬於大明從一品大員,誰成想竟然如此沒有氣節叛變,所帶來的影響十分惡劣。
隨後,朝廷緊急向全國各州府下發文書,想要收回早已經下發下去的由崇禎皇帝所寫的祭奠洪承疇的祭文。
可朝廷的動作很顯然慢了一步,大明各地州府已經把祭文張貼了出去,使得兩京十三省的百姓們都認為洪承疇是戰死殉國的忠臣。
面對眼前的一幕,崇禎皇帝唯有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咽,下令朝廷繼續表彰洪承疇英勇殉國的忠義之舉。
雖然崇禎皇帝恨不得把投降賣國的洪承疇千刀萬剮,但考慮到洪承疇投敵一事影響太大,同時也是為了顧全自己的顏面,唯有讓洪承疇繼續當忠義之臣。
李宏宇對崇禎皇帝此舉感到非常無奈,他能理解崇禎皇帝此時的複雜心情,被一個自己無比信任的人給辜負了期望,這種滋味著實不好受。
不過,李宏宇現在沒有心情理會洪承疇的事情,如今關外的戰事已經落下帷幕,經過此次大戰後滿清需要休養生息,所以皇太極近些年不會南侵,因此他也到了離開的時候。
當然了,由於關外戰事剛剛結束李宏宇肯定不會主動提出要走,身為大明的太傅他有責任和義務留在京城輔佐崇禎皇帝。
可這難不倒李宏宇,崇禎皇帝祭奠完洪承疇沒幾天,兵部接到了寧波水師的緊急公文,倭國的船隻打劫海外貿易的商船,損失巨大。
其實,兵部近幾年時常收到水師關於倭國船隻打劫海外貿易商船的事情,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倭寇乾的,後來發現裡面有倭國地方大名的身影。
不過,這次倭國的襲擊給海外貿易船隊帶來了的損失是近些年最大的,已經到了影響到大明今年海外貿易貨物配額的地步。
由於萬曆年間大明和倭國在朝鮮大打了一場,所以雙方現在的關係非常糟糕,根本就沒有官方上的交流,崇禎皇帝就是想要用外交手段解決此事都沒有辦法。
再者說了,這種事情對倭國有利,倭國的幕府巴不得從中帶來好處,肯定不會進行阻止,說不定還從中分到不少好處。
崇禎皇帝可不希望海外貿易出了岔子,海外貿易不僅每年給他帶來不少關稅,還繁榮了地方上的經濟,有助於穩定地方上的局勢。
因此,經過慎重考慮後,崇禎皇帝給李宏宇下達了詔令,讓他儘快趕回海關司去處理此事,務必不能使得倭人影響到了海外貿易的進行,如有必要可以用武力對其進行教訓,讓李宏宇相機決斷。
崇禎皇帝的這道詔令無形中就給了李宏宇向倭國開戰的權力,這正是李宏宇想要的,經過這些年的準備他已經做好了討伐倭國的準備,拔掉這個東方的禍患。
與此同時,李宏宇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免被牽扯進即將到來的明末亂世紛爭。
崇禎皇帝登基以來大明國內各階層矛盾加劇,各地農民造反頻繁,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首的農民軍聲勢越來越浩大,兩三年之內大明定會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
因此,李宏宇選擇了向倭國開戰,這樣一來他就順利地避開了那些不願接觸的事務。
至於關外的事務,如今大明和滿清已經在遼西走廊形成對峙之勢,短時期內誰也沒有能力能向對方發動攻勢,所以李宏宇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用。
考慮到吳三桂在關外的經驗以及所立的軍功,崇禎皇帝下令封吳三桂為山海關總兵,節制寧遠軍務,使得吳三桂得以統帥寧遠和山海關的明軍,仕途上邁出了一大步。
鑑於海外貿易的貨物被毀,李宏宇不準備在京城過多停留,決定處理完手頭的事務就起程離京。
離開的前一天晚上,李宏宇前去安遠伯田弘的家中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