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察院還史的原因,那就是萬皇帝對言官採取“只出不進”的原則,沒有補缺言官的官缺。
萬皇帝這一政策的物件是都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的給事中,使得御史和六科給事中缺員嚴重。
在這種境況下留任的御史和六科給事中都很多都放棄了晉升的機會,否則的話都察院和六科就沒人了,文官集團很顯然不願意看見這種局面。
由於章盛的資實在是太老了,因此他本來有著晉升到外地做知府的機會,畢竟官場上也有官場上的規則,講究論資排輩,章盛在都察院裡杵著他後面的御史也不好越過他得到晉升。
不過,章盛習慣了御史的安逸和尊貴,故而謝絕了晉升機會,不想外放到地方去做知府。
別看知府是四品高於御史的七品,可在官場上御史的地位比知府要高,但如果想要在仕途上更進一步成為部院大員的話,必須要有在地方上任職的經,也就是所謂的履。
另外,當知府的好處就是能撈不少油水,有著眾多的實權,是地方上不折不扣的土霸王,這點是御史所無法比擬的。
章盛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沒有治理地方的才能,雖然御史無法像知府那樣風光,但也是衣食無憂,他對自己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
秦月現在對官場的人物可謂瞭如指掌,因此清楚章盛的底細。
說句不好聽的話,韜光養晦的章盛就是官場上標準的尸位素餐的人,雖有御史之職但卻從未行使過御史之實,是都察院的老好人,以前從未查過案子。
因此,秦月實在想不到為何會選章盛這種既無能力又無進取心同時又沒擔當的“三無”官員來當闖宮一案的主審官,這豈不是擺明了要把案子給辦煳塗了。
其實,不僅李宏宇,可以說參加廷推的朝廷大員都知道章盛不適合來審闖宮的案子,可廷推還是透過了章盛的提名,裡面自然有著不少隱情。
章盛作為闖宮案的主審官是東林黨的官員提出來的,理由是資豐厚、經驗豐富,處事沉穩,是辦理此案的不二人選。
值得一提的是,章盛在萬十一年殿試二甲的排名高於內閣首輔方從哲,故而連方從哲見了章盛都要尊稱一聲“年兄”,資之勞可見一斑。
當然了,齊楚浙三黨肯定反對章盛擔任主審官,如此一來章盛肯定要受到東林黨的擺佈,進而掩蓋闖宮案的真相。
隨著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在廷推上針鋒相對地爭吵,現場的情形越來越火爆差一點就要動手的時候,朝廷以禮部尚書周嘉謨為首的中立派官員們開口表明了態度,支援章盛作為主審官,進而使得東林黨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周嘉謨等中立派官員經過慎重考量,左右權衡了一番後覺得闖宮案事關大明皇家的威嚴以及朝堂的穩定,不宜將事態鬧大,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說到底,東林黨官員這次闖宮是為了擁立朱由校登基親政,雖罪無可恕但卻情有可原,連朱由校都沒有要追究下去的意思,那麼周嘉謨等中立派官員自然不希望此事鬧得滿城風雨,否則皇家的顏面和文人的氣節放置在何處?
可以說,此次廷推以東林黨的勝利而告終,這意味著闖宮一案肯定不會對東林黨造成危害。
等李宏宇把廷推的經過告訴了秦月,秦月不由得搖了搖頭對此感到一陣失望,沒想這等驚天大案就這麼稀里煳塗地處置了。
“宇哥哥,皇上登基親征後太后娘娘要住在哪裡?”
失望之際秦月想起了一件事情,忍不住好奇地問向了李宏宇,京城民間的訊息素來靈通,況且又是與皇家有關,故而李皇后要搬去哪裡居住現在已經成為了百姓們關注的焦點。
“皇上想讓太后暫居坤寧宮,可惜被東林黨人反對,一時間也無法抉擇。”
李宏宇嘆了一口氣,微微皺著眉頭說道,“如今即將舉行皇上的登基大典,皇上現在還能待在清寧宮,可一旦昭告天下一承大統,那麼實在不適合再住在那裡,太后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想必不會讓皇上難做。”
“宇哥哥,你是說太后要去冷宮?”秦月聞言雙眸頓時浮現出驚訝的神色,她還以為李皇后要去慈寧宮跟鄭太后一起住,可聽李宏宇話裡的意思好像並不是這樣。
“慈寧宮只能住一個人,太后又不可能去住皇后的坤寧宮,資和威望又無法與太皇太后相比,因此唯有住到冷宮裡去。”
李宏宇聞言微微頷首,然後想了想說道,“其實,太后還有一個地方可去,不過東林的人照樣會反對。”
“宇哥哥,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