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2/4頁)
巴喬的中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麼也不會落到這般的下場。一聲輕笑,時間終究是不同了,默契終究是改變了,他就算是那樣想殺眼前這人也不曾牽扯別人,但是從正法時代到末法時代,時間已經太久了。
“你留吾,是想要問什麼?”到達生命的盡頭整個人反而平靜了下來。重新坐下來品茶,因為心境有所不同,所以氣氛竟然比之前還要平靜完全看不出其中一個將死而另一個則是殺人者。
“吾之法身。”輕輕的抿抿嘴唇,感受到口中茶味的變化,蘇斯道想問的不是別的卻是前世孤懺的法身何在。因為當時孤懺的死太突然,而孤懺的記憶之中也沒有關於法身最後的處理情況,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地藏王是透過什麼媒介把他喚回這個世界的他也很好奇。
“吾不知。當時是地藏聖者處理的一切。你當時死的太過突然了。”輕輕的品茶,“換吾問個問題,按照師兄你的耐性,就算是不佔優勢也不應該找其他人動手,你一向是個坦蕩的人。”
蘇斯道聞言神色之間慢慢的冷凝起來,血色的記憶,無比的恥辱,至今他依舊覺得恥辱無比。但是隨即他就收斂了情緒,然後緩緩的張開了雙眼,朝向了前任審座的方向然後聽到他發出的微微的訝異的聲音。
“吾之身已然不再潔淨。”無神的雙眼中所藏著的是什麼般若悉曇不想知道。他們互相算計,卻從來也不曾想過讓對方蒙塵落垢,敵人是生死之敵,但是卻希望對方同樣的聖潔至死。
“是了。原來如此。所以當時你沒有死,而吾也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資訊。是巫陽麼?她無法違背身為至佛的你的請求。”蒙塵落垢,正法時代的高僧,他的師兄竟然因為這種算計有過這樣的遭遇他心中隱隱有痛。他們的仇怨從來不是讓對方蒙塵落垢為目的的,這樣的結果還不如從始至終都不曾謀劃。
“那麼,吾先告辭了。”喝盡最後的茶,走出這裡最終的結果便是永別。此生訣別和過去的人,也是和過去的時代。
“恩。吾也累了。”佛修者眉目平和,他本就是修為高深的佛修者,如今生命即將行至終結,心中竟然也略略有了千萬年來不曾有過的感悟。也就是所謂的頓悟。
目送著蘇斯道的離去,佛修者緩緩的站起身來,走到院子之中。正法時代的輝煌慢慢退去。像法時代的莊嚴慢慢蒙塵,只剩末法時代的殘垣斷壁在述說著曾經的輝煌。天佛原鄉,本就是按照人們心目中的信仰而依託的不存於世之境。
“吾與師兄互相敵視千萬載,最終使得師兄蒙塵落垢。雖然並非吾的本意,可是錯誤已然鑄成。並且耽於憎惡,亦是有違佛法慈悲。吾當時只不服吾這般努力參佛卻依舊趕不上師兄,如今想來卻是吾偏執了,爭強好勝本不應該更何況牽扯到仇恨一說。如今殞命只能說是因果報償怪不得師兄。”回首從正法時代至今的歲月,有些苦澀也有些不甘但是最終對復歸於平靜。即使面對孤懺的時候他總是難以抑制的脾氣暴躁,可是他終歸還是正法時代的高僧,看的自然也是比一般人通透太多。
“吾當初修習佛法,立志要以普度眾生為責。而今,無論因由為何,吾終究是與初衷相悖。吾自覺愧對我佛。”慢慢闔上雙眼前任審座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平和。罪與罰,成與敗已經不再重要他不再想要和他的師兄一爭高下,也不再想要至高的權威。看破貪嗔痴,臨死之前他終於有所頓悟。雖然是臨近死亡但是終歸還是並不太晚。
“吾般若悉曇自覺無顏享有加諸於身之功德,故而散盡所有功德於蒼生,再入輪迴。如此,也算是無愧蒼生了。但願來世般若悉曇能夠再次常伴於佛祖身畔,但願可以不負如來。”最初的心願,但願不負如來。舍盡心中的齟齬,舍盡最後的執念,修行千萬年的佛者散盡一身功德,身形慢慢倒下。
心中無怨無悔,但是卻有些許的遺憾。此生最終還是不能把那句抱歉說出口。他欠他師兄的,心中明白卻難以說出以後也再沒有機會說出。
但願來世,不負如來不負卿。
=======================================
作者有話要說:於是正法審座君是暴嬌,和末法審座是兩個型別的= =暴嬌也只是對蘇姑涼,或者說孤懺一個人暴嬌。剩下的時候是公私分明的滿地打滾求收藏,滿地打滾求留言其實我還是給了正法審座君一個不錯的結局的。領悟了我佛真諦,其實也不錯。
☆、50、重逢
第四十一章重逢
走出天佛原鄉,蘇斯道剛剛踏進紫竹源就覺得腿部驀然的疼痛,然後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