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弘曆從暢春園出來直接回家,回到家也沒回後院,直接召見了自己的門人。
此時可謂是爭分奪秒,務必要在封賞爵位之前做出些成績出來。
康熙年間,康熙為了籠絡讀書人,大開博學鴻詞科,給那些讀書人提供了另外一條晉升之路。然而當時很多有骨氣的人都不願意應召,去的大部分都是些歪瓜裂棗。但是在這些歪瓜裂棗裡面也是有經學大師的。
比如朱彝尊、汪琬、潘耒、毛奇齡等人都是透過博學鴻詞科出人頭地。所以博學鴻詞科取士也就保留了下來,雍正初年,雍正也很重視博學鴻詞科,讓弘時去籠絡人,但是弘時表現不佳,在雍正看來這個兒子又笨又懶。還沒來得及處理這件事,八旗新學和各種各樣渠道輸送的人才如井噴一樣地爆發出來,雍正對博學鴻詞科也就沒那麼重視,這幾年也不提重開博學鴻詞科的事了。
但是弘曆覺得這是個機會,他認識那麼多讀書人,正愁沒機會把他們塞到朝廷裡面,烏雅氏說到功勞的時候,他就想起了博學鴻詞科。
想透過博學鴻詞科晉身也是要考試的,錄取率達到一半,錄取成功後一般是安排在皇帝身邊做侍讀、侍講,再或者去編書,總之是清貴的差事。報名方法一般是各省的巡撫和各處總督等這些封疆大吏有資格推舉讀書人參與考試,每次考試的人也不多,也就是一百出頭。
他這邊讓人運作,先和各地有資格推薦的官員打招呼,接著安排自己人積極備考。安排妥當了之後,他去找雍正商量重啟博學鴻詞科考試。
雍正有些猶豫,擔心這樣會造成冗官,但是轉念一想,京城確實需要起草詔書的官員,也需要考證學問和編書的官員。雍正稍微想了想就說:“行啊,既然你先提了這事兒l,就安排你去辦吧。”
弘時那個懶蛋給他機會了,他不中用啊!
弘曆心裡大喜,覺得現在的發展太順利了,就退出去積極準備。
博學鴻詞科以前很重要,現在隨著國力強盛、各種人才冒頭、新學朝著科舉發起挑戰,反而不顯得重要了。雍正也沒放在心上,很快把精力放在了別的事情上。
最近的大事就是封爵位。
禮部、宗人府、內務府三處衙門隔天來商量這件事,雍正就說:“早年聖祖爺立下過規矩,皇族宗室男丁不滿十八歲不可封賞爵位,朕兄弟們如此,朕的兒l子也是如此。所以這次福沛和弘曕不參與封爵,朕的弟弟二十五阿哥不參與封爵。”二十四阿哥虛歲十八,卡著線沒被刪下來。
宗人府立即把二十五阿哥的名字從冊子裡劃掉。把名單交給了禮部,禮部就要給這些人琢磨出一個像樣的封號來,下一次會議就是議論爵位和封號了。
禮部和宗人府開完會就走了,內務府總管大臣要留在皇帝跟聽吩咐。
這次有幾個貝勒幾個貝子雍正要提前告訴內務府,內務府提前準備衣服、府邸、園子等配套的東西,還要提前分配太監侍衛和包衣人家,更要提前準備安家銀子
等。
雍正這次不準備封王,預備著將來等這些人立功了還有晉升的餘地,如果這些人一直不立功,就在這個位置上終老吧。等十六阿哥聽完這次晉升的安排,雍正想了想跟他說:“你們提前準備出一座親王府,再準備出一處大園子,這是留給小二十五的,等他將來大了,朕就封他做親王。”
十六點頭,問雍正:“您還有別的吩咐嗎?”
十六沒什麼疑問,因為很多民族都有“幼子繼承製度”。家業一般是留給幼子的,滿蒙一直遵循這個制度。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成吉思汗去世後,窩闊臺和託雷的汗位之爭。窩闊臺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繼承人,然而蒙古有“幼子守灶”的傳統,託雷認為按照傳統汗位該自己繼承,支援他的蒙古親貴有很多,這就是遺囑和傳統起了衝突,導致了兄弟之間的分裂。
滿洲也有這樣的傳統,比如扎拉豐阿的好朋友伊都立,因為是小兒l子,在他阿瑪去世後照顧額娘,繼承了大部分家業。
但是滿洲這樣的傳統也在慢慢改變,當初入關的時候,滿清沒有制定新制度的能力,多爾袞下令一切學明朝,明朝的制度和習俗被全盤接收,漢人的嫡長子繼承製度也被接收,所以很滿人眼下在繼承製度上慢慢地趨向嫡長子制度了。
雖然康熙的家業被雍正繼承了,雍正給小二十五多一點物質上的東西大家都理解。
雍正說:“小二十五的事兒l朕不放心,你把他那份安家銀子單獨存放,朕再貼補他一些,等將來他封王的時候一起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