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風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是張元君和劉藝菲#和#張元君劉藝菲第九次合作#雙雙登上熱搜。
歡喜者,期待在大熒幕上再一次看到神鵰俠侶。
悲憤者,痛斥《尋龍訣》選角“沒腦子”。
想不通的不只部分觀眾,很多業界演員也想不通。
“為什麼又是他們!”
想不通就對了。
市場如果能以道理計,就不叫市場了。
好萊塢有一句老話:“好萊塢每一個好劇本上都有萊昂納多的指紋。”
雖有誇張,但足見萊昂納多在好萊塢片商中受歡迎的程度。
這句話的背後反應出一個很殘酷但很真實的現象,金字塔尖上的演員有無限的選擇權。
不管合適不合適,片商都會把角色第一時間給這群演員看。
放在國內影視圈,張元君和劉藝菲就有無限選擇權。
是他們挑劇組,而不是劇組挑他們。
的確,胡八一和Shirley楊換別的演員來也未嘗不可,但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別的演員可以,張元君和劉藝菲就不行嗎?
很多人會覺得張元君和劉藝菲片酬太高,夫妻攜手報價會更貴,請別的演員有利於節約成本。
但投資方不是這麼想的。
一部戲四千萬成本,請二線演員出演,拿2億票房,盈利8000萬。
但是請一線演員出演,成本增加到五千萬,同樣拿8000萬盈利,票房需要2.3億。
後者比前者多付出1000萬成本,卻要面臨多收3000萬票房的壓力。
但是,有實力的製片公司一定會選擇第二個方案。
想的再開一點,製片公司甚至願意為一線演員把影片成本抬到1億,而票房只需要過3億的盈利線就行。
即,只要能盈利,不管賺多賺少,製片公司都會盡可能拔高成本,有的製片公司甚至允許小虧。
為什麼?因為大製片公司要用高成本大製作形成自己的護城河,把小玩家擠下牌桌。
這就是旺達和華藝願意付高片酬請張元君和劉藝菲的原因,也是新世紀以來國內製片公司跟風做高風險大片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說企業經營方面的邏輯,就說張元君和劉藝菲兩人。
一部那麼冷門的《催眠大師》,總成本四五千萬而已,兩個人硬是把票房抬到了5億,這份號召力國內僅二人有。
也是因為有二人,《催眠大師》在海外賣了近2千萬美元的版權,葉甯給老王做彙報的時候,兩人笑得都合不攏嘴。
這樣的神鵰俠侶,劇組為什麼不用?
這樣的神鵰俠侶,片方為什麼要節約成本?
《尋龍訣》劇組召開釋出會後,立刻有序開拔草原,演員們還有幾天時間留在京城,也抓緊最後時間做動作訓練。
暑期檔進入8月後,顯得有些低迷。
本抱以期望的《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雖首週末進賬2.2億,但奈何口碑完全崩壞,拉都拉不住,每日降幅非常大。
這時候才有人想起來,這版《白髮魔女傳》原計劃剪成上下兩部,每部不過六七千萬成本,盈利壓力並不大。
現在看來,於東做主下的《白髮魔女傳》耗資1.5億,有很大可能收不回成本。
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沒聽導演的。
相比《明月天國》的撲街,另一部小成本武俠電影卻贏得了市場的好口碑——陸陽導演的《繡春刀》。
首日竟然有700餘萬的成績。
這個成績對一部武俠電影來說算不錯了。
“一部很實在,很正常的電影,但放在今年暑期檔卻顯得彌足珍貴。”
但是,《繡春刀》也不盡是好話,觀眾誇導演拍的好,張振真的帥以外,紛紛指責劉施施的演技。
“劉施施怎麼回事,讓她的蠟像來演也差不多就是這樣吧。”
“施施姑娘實在弱爆了,臺詞太差了。”
“除了劉施施面癱以外其他都可圈可點。”
“劉施施在大熒幕上實在是不經看,演技幾乎為零。”
當然,等他們看到第二部的時候,會感嘆劉施施簡直是個德藝雙馨老藝術家。
週六,張元君和劉藝菲在家收拾行李準備明天往草原開拔。
兩人的工作用品,例如專用的椅子和房車等已經先一步隨劇組到了片場,今天收拾的是一些私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