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方案 (第1/2頁)
三傻二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先生說得緩慢而又鄭重,大概是想達成一種語出驚人的效果。但這種展示顯然只有反作用。不僅僅是幾位仙人云裡霧裡不知作何反應,就連大手子都露出了某種茫然之色,顯然是沒有搞明白他的意思。
虎斑貓嘆了口氣,只能點明:
“……當然,雖說在理論上,根據固體的應力尋找特殊的共振頻率是完全可行的。但要實際的找出這種頻率,仍然是極為複雜的,需要非常、非常繁瑣的計算。”
“非常繁瑣的計算?”林貌道:“你是說,這位古神的權能是搞——搞計算?”
李先生沉默了片刻。
“自然不是。”他乾巴巴道:“固體應力之間的相互作用,到現在都是一個學術上的難題。就算真能建立模型,所需的算力也會隨固體的規模而成指數增長,趨近於一個完全發散的、不可思議的量級。換句話說,人類迄今為止所掌握的一切計算工具,在這種級別的難題面前,都是絕對無力的。”
虎斑貓停了一停:
“……因此,除非這位尊神能在物理學理論上取得驚人的突破,達成本世紀以來整個學術界夢寐以求的演算法創新,能夠將計算難度壓縮到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否則很難想象,祂真能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將這種級別的問題給硬生生算出來。”
——換句話說,這位造物者要麼擁有著堪比量子計算機的算力;要麼擁有著一顆超凡脫俗、聰明絕頂的大腦,能令全世界的數學家們甘拜下風的那種——而以當下的表現來看,似乎又是實在不太可能。
“所以,祂應該是用了其他的辦法,更為巧妙的辦法。”李先生輕聲道:“既然單純的依靠算力是行不通的,那就只有依賴時間,在漫長的——漫長的時間中逐步試錯,嘗試著達成最優解。換言之,進化演算法。”
進化演算法,以進化論為靈感,以時間換取最佳化空間的神奇演算法,往往能在長期迭代後達到意想不到的上限。譬如南美洲生活於懸崖峭壁的大黃蜂,其飛行的姿勢與震動的頻率幾乎與流體力學完全吻合,即使以超級計算機模擬,也不能達到這樣若合符節的地步。這當然不是因為大黃蜂在流體力學上擁有人類不能企及的造詣,而純粹是殘酷自然環境的磨礪——但凡飛行過程與物理規律稍有差異的個體,都在山頂持續數千萬年的狂風中被無情淘汰;自然所能允許存活的,只有進化中最幸運、在嘗試中逐漸掌握了規律的個體——無論這個規律有多麼艱難。
理所當然,地底火山繁衍著的細菌也必須符合同樣的苛刻要求。火山熔岩是比地表一切生態系統都更可怕一萬倍的生存環境;能僥倖在這樣高溫的地獄中生活下來的物種,都必須對地底脆弱的地質結構瞭如指掌,掌握最為精細微妙的應力變化,才能精準避開岩漿翻滾時幾近不可預測的塌陷與崩解。
當然,指望一群細菌能掌握什麼“結構”,應該是絕對不可能的。這與其說是對地底應力的瞭解,倒不如說是數億年篩選後培養出的本能——大量濫用抗生素
會讓細菌養成抗藥性;大量的濫用地心高溫,居然也讓細菌們擁有了在岌岌可危的地底繁衍所需的生理常識。
對於人類而言,即使耗盡一切算力,也未必能推算出應力正確的分佈。但數億年前赴後繼的嘗試,總能試出來某些精深的東西。
“這才是造物神真正的權能。”李先生道:“頃刻間洞悉深藏於細菌基因深處的機密,從生物本能的演化中反推地質結構,這的確是司掌創造與繁衍的神明才能擁有的手段……如此一來,能製造出現在的局面,倒也不算奇怪了——”
所以,細菌基因中所蘊含的地質結構才是絕對的關鍵,只要掌握了這份情報,那大可以從容的佈置手腳,令微生物腐蝕最脆弱的地殼,巧妙引導共振,使得火山在恰當的時間噴發。
“……聽起來很複雜啊。”林貌喃喃道。
“當然複雜,但對於古神來說可能並不算什麼。對於人類來說,由南到北的遠距離定位非常艱難,如果不借助衛星幾乎無法完成;但對候鳥而言,長途遷徙卻不過是本能而已。同樣的,古神察覺生物基因中隱含的秘密,也只需要一點本能,或者說‘權柄’……”
偉大的造物者可能壓根就沒有什麼“計算”的概念;祂估摸著就是在黑影的挑唆下一時興起,調動細菌的本能,順手以共振擊碎了地殼而已——當然,黑影本人估計也從沒有考慮過擊碎地殼的後果,於是兩位一無所知的寶貝在興致盎然中不謀而合,陰差陽錯的便搞出了現在的這麼一個攤子……
虎斑貓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