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有為囚犯準備生活必需品,那麼活下來的唯一希望,就是自己逃脫這個牢房。
一個房間,一定有一扇門。一個密封的房間,一定有一條通風管。本著這兩條基本常識,顧鐵勉力站起身來,沿著牆壁一寸一寸地摸索過去。
經由ttds神經毒氣放大的神經衝動成了他的眼睛和耳朵,顧鐵的指尖能夠摸出牆壁上每一處微小的縫隙和突觸,沒用多久,一扇嚴絲合縫卻仍有痕跡可循的大門出現了。
沿著接縫處,顧鐵試著摳起表面的那層軟性塑膠材料,塑膠下是冰冷的鋼板,沒有門鎖和門閂,沒有鉸鏈。這是一扇從外部鎖止的滑動門,想徒手破壞這種大門,毫無可能。
又花了十分鐘,顧鐵在車廂盡頭的角落裡找到通風口,僅有拳頭大小的通風口覆蓋著堅固的鐵絲網,根本不可能任人出入。
“電影裡不是這樣演的啊……”顧鐵長嘆一聲,坐倒在地。半個多小時的探索一無所獲,唯一的好訊息是他沒有發現任何攝像器材,顯然綁架者對鋼鐵牢籠非常放心,也不太在意車廂內貨物的生存狀態。
黑暗車廂唯一的客人喘息了一會兒,試著用身體內的‘世界’客戶端連線無線網路,但隨即醒悟,這樣一個大金屬罐子完全隔絕了訊號傳遞,是無線電波的死角。
“別急別急別急,一定有辦法的。”顧鐵念念叨叨,閉上眼睛,——雖然睜著眼睛一樣看不到東西,但不知為何,閉上雙眼更有利於思考。
“白俄羅斯的火車。白俄羅斯。火車。列車。列車車廂。這種車廂不可能是客車,是貨車。不是平車、敞車,是棚車。棚車製造業。機車製造廠。俄羅斯科洛姆納機車製造廠?不不,白俄羅斯因為執政黨態度,已經停用了所有的俄製重型裝置。那麼這輛車是哪裡製造的?”
顧鐵像使用搜尋引擎一樣把種種關鍵詞塞進自己的大腦,極力把一個又一個要素與記憶中的些微細節聯絡起來。
“列車……白俄羅斯……中國……當然,當然是中國製造,白俄羅斯怎麼能對價廉物美又沒有政治障礙的中國製造說不?那麼是哪家廠子製造的?……等等,有印象了,停!停下!”顧鐵使勁拍自己的腦門,想讓走馬燈一樣掠過腦海的雜亂記憶定格下來。
一張俄文報紙出現在回憶裡。一張《人民軍隊報》,烏克蘭國防部的官方出版物,一段時間以前,在伊格里中將向‘溼婆’巴爾文德拉展示的資料中出現過,美女間諜瓦斯佳的偽裝身份。
報紙的內容早已模糊不清,在邊角里,有一條新聞讓顧鐵稍微留意了一下,因為其中提到了中國。
顧鐵面露喜色。記憶清晰起來,那是一張三年前的報紙,新聞的大意是鄰國白俄羅斯從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進口的20輛hxd4型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和1000輛p70…b型全密封載重型車廂等即將交付。
“p70…b!一定要是這個型號!”想到這裡,不知從哪裡來的力氣,顧鐵猛地蹦了起來,結果腿一軟又坐了回去。
p70…b是北車公司大連廠製造的棚車,巧合的是,顧鐵認識大連機車公司的黨委書記,這位姓馬的官員與肖李平關係不錯,為人豪爽,有股東北人的耿直勁兒,馬書記進京時經常找顧鐵喝喝酒聊聊天,只談風流事,對對方的過去一句話不提,深得顧鐵之心。
有次顧鐵勉為其難地參加量子天使基金的某個活動,從煙臺乘坐新型水翼快船到達大連,為避免冗繁的接待,他下船就偷偷溜掉,到大連廠去找馬書記玩。馬書記熱情地帶他參觀廠區,特別參觀了一批出口訂單車皮,其中包括這批p70…b型棚車。
當時顧鐵問了一個問題:“老馬,為什麼這些貨車都有個天窗?我看其他那些沒有啊。”
馬書記點了兩根中華煙,遞給顧鐵一根:“老弟,那個可不叫天窗。‘天窗’在我們搞鐵路的人來說是火車執行間隙的意思。那是外國人特別要求的頂部出入口,據他們說,部分車皮是用於軍隊調遣的,有了這個裝置方便一些。當然,還有些據說為軍隊領導設計的特別改裝,比如防彈裝甲和隔音共稱……我膽子再大也不敢跟你詳細說,你也別問。——我能說的是,這些‘天窗’內部設計有緊急開啟裝置,一摁,能整個彈出去,可好玩了。——別看我,看我也不給你玩,一套裝置3萬塊,你就算賠得起,還耽誤我工期呢。”
顧鐵打個哈哈,就把這篇揭過去了。
誰能想到數年前的往事,居然在此一一對應?
“一定要是p70…b,p7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