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頁)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彈陣地撲去。
此刻,伊軍的“飛毛腿”導彈陣地靜悄悄的。儘管伊軍士兵心中都清楚,戰爭就要爆發了,但這個陣地畢竟遠離伊、科邊境,又是設在沙漠中的一個極不容易被發現的地方,所以,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
麻痺思想和缺乏對現代戰爭特點的認識,使駐守這裡的伊軍士兵遭到滅頂之災。從直升機上跳下的黑影,輕而易舉地解決了設在陣地外圍的哨兵。隨後,一群黑影包圍了一頂大帳篷,另一群黑影撲向導彈發射陣地。
那頂大帳篷是“飛毛腿”導彈的指揮控制中心。帳篷內一名參謀人員正在值班,其他人已進入了夢鄉。值班參謀警惕性很高,他聽到外面的聲音有點特別,急忙起身檢視,剛走到帳篷前,一支微型衝鋒槍的槍口就頂住了他的腰,一句聲音低沉,但十分威嚴的生硬的阿拉伯語傳入他的耳朵:“不要出聲,把手舉起來!”值班參謀還沒弄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他的嘴就被一塊膠布牢牢地粘上了,雙手也被反綁起來。緊接著,十幾個臉上塗著迷彩的特種隊員出現在帳篷裡。“我們是‘綠色貝雷帽’,你們被包圍了,我們不想傷害你們!”正在夢中的伊軍官兵,一個個從行軍床上爬了起來。“雙手抱頭,站成一列!”一名特種隊員喊道。伊軍官兵隨後用雙手抱住頭站成了一列。
就在一群“綠色貝雷帽”衝進帳篷的同時,另一群“綠色貝雷帽”來到了導彈發射架旁,他們迅速將一枚“飛毛腿”導彈大卸八塊,對導彈的一些情況進行核實,特別是弄清了“飛毛腿”導彈有沒有安裝化學彈頭和核彈頭,命中率提高了沒有,選中了哪些目標。
隨後,兩群隊員攜帶著重要資料、部分重要零部件和一名指揮官、一名伊拉克導彈技術專家登上直升機,神不知鬼不覺地飛走了。
布蘭特中校帶著勝利的果實回來了,而施瓦茨科普夫的心仍然緊繃著。“飛毛腿”雖然沒有裝化學彈頭和核彈頭,但“飛毛腿”給美軍帶來的威脅一點也不小。開戰以來,伊軍頻頻發射“飛毛腿”導彈,給美軍及其他盟國軍隊造成一定損失,如果讓薩達姆任意打下去,將會導致更多的傷亡。施瓦茨科普夫決心徹底搞清伊軍“飛毛腿”導彈的情況並予以摧毀。
這次,美軍從“綠色貝雷帽”部隊中挑選出長相與伊拉克人相似,能說一口流利阿拉伯語的美籍阿拉伯人。他們除了每人配帶輕武器、鐳射目標指示儀、望遠鏡等裝備外,每人還配備了一架照相機和攝像機。
進入伊拉克後,“綠色貝雷帽”化整為零,3~6人一組,晝伏夜出,行動十分詭秘。
就在“綠色貝雷帽”潛入伊拉克幾個小時後,多國部隊指揮部就收到了他們報來的第一批目標的影象和精確座標。
施瓦茨科普夫心中大喜,他立即命令轟炸機起飛,向這些目標實施空中打擊。
雖然有許多“飛毛腿”導彈陣地被多國部隊摧毀,但是,不知為什麼,伊拉克仍舊有“飛毛腿”不時地起飛。1991年1月25日,又一枚“飛毛腿”飛向了駐紮在沙烏地阿拉伯的一座美軍兵營,炸死28人,炸傷100餘人。
伊拉克的“飛毛腿”再次激怒了美國人。擔任尋找“飛毛腿”導彈任務的美軍特種部隊官兵又深入伊拉克腹地分散搜尋,各自為戰。
20多個小時過去了,毫無收穫。一名士兵感到精疲力竭,便躲在一個沙丘後面休息。他開啟電臺,打算叫來直升機把他轉到另一地區去搜尋。
反恐、實戰案例(3)
突然,他發現遠處的沙漠地帶有一個“飛毛腿”導彈的機動發射架正緩緩地移動。他立即拿望遠鏡仔細觀察,只見在這個發射架不遠的地方還停著兩個機動發射架。再向遠望去,他大吃一驚,只見隱隱約約有幾十個導彈發射架正在這個地區集結。他立即向指揮部報告了這一情況。
原來,這是薩達姆的一個作戰計劃。
“飛毛腿”導彈是薩達姆手中的“殺手鐧”,伊拉克軍隊把保護“飛毛腿”看作是一件決定戰爭勝負的大事。因此,伊軍千方百計地隱藏“飛毛腿”。
從開戰以來,伊軍發射了70餘枚“飛毛腿”,雖然給多國部隊造成一些傷亡,但總體來看,收效甚微。薩達姆認為這是火力分散造成的,要集中火力,先消滅多國部隊的一個或兩個目標。如果能夠集中20枚甚至30枚導彈,同時射一個目標,肯定會摧毀它。即使美國人用“愛國者”導彈攔截,也不能同時對付這麼多“飛毛腿”。
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形成了:集中“飛毛腿”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