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樣教育和引導,才會儘可能避免事情向嚴重的方向發展?
希望我是在杞人憂天; 還望小巫老師指點指點。謝謝!
我不知道你以前用time out時,是怎樣的情形。你表現得很生氣嗎?你把他關在門裡不讓他出來嗎?你有沒有用這種辦法要挾他,強求他必須馬上遵從你的意見?另外,你怎樣對他解釋這樣做的道理?事後他明白嗎?
關於是否應該對小孩子使用time out(或者我們稱為“坐反思角”),各路育兒專家意見並不統一,有些門派堅決反對使用這種辦法。的確,time out運用不當,會令孩子感到他在受懲罰,往往他並不明白為什麼受罰。有些家長沒有了解time out的意義和正確的使用方式,在孩子折騰或者哭鬧的時候,自己感到心煩意亂,於是把孩子生硬地推到一邊兒,甚至關進小房間,“讓他哭去吧”,試圖用這種方式逼迫孩子就範,中止哭鬧,聽話乖巧。事實上,孩子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一方面,獨處一室令他感到恐懼,父母拒絕陪伴他,更令他感到恐怖,所以很多父母發現這一招的後果是孩子哭得更厲害,沒有幾個父母能夠忍心聽下去,大多數都趕緊把孩子“解救”出來,time out宣告失敗;另一方面,孩子並不會因此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只是感覺自己被父母從情感上拋棄了。那些“識時務”的孩子,出於求生本能,不禁馬上埋沒自己的感受,乖乖投降。
然而久之,孩子得到的資訊是:負面情緒是不好的,父母不喜歡我的負面感受,我的感受是錯誤的,必須壓抑下去。孩子為了承歡父母,就會抑制自己的感受,從而抑制自己的成長。表面上看,這種辦法似乎見效,卻為將來埋下隱患。當孩子大一些,體力更強的時候,這個法子會失靈。事實上,任何懲罰手段都不會取得長遠的效應,反而容易令父母引火燒身,自食其果。
如果需要運用time out,恰當的方式是如我在上邊那個問題裡指出的,父母不要離開孩子,而是全程安靜地陪伴他,等待他平息。這樣的time out,就不帶有懲罰意味,而僅僅是在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中止當時的活動,從而中止不良行為。
我不知道你當初是如何運用time out的,因此也無法判斷你兒子現在的“反將法”是什麼性質。如果兒子並不是用這個辦法來要挾你們,迫使你們妥協,而真的是想自己安靜一會兒,那他這麼做,倒也不是很壞的事情。不高興了,就自己呆一會兒,是一個很好的消氣辦法,強於當面大吵大鬧;等心情平靜了,再相處,有利於化解矛盾、修補雙方關係。
關鍵在於他出來的時候,你跟他說什麼了。是接著說你們的道理(從而讓他感到很不耐煩)呢?還是笑臉相迎,歡迎他重現,並且理解他說:“你剛才很生氣,是吧?”或者在他將自己關起來的時候,隔著門對他說:“媽媽和你的觀點不一樣,你感到很生氣,沒關係,你自己呆一會兒吧,等你不那麼生氣的時候再出來,媽媽等著你。”如果他已經認字了,你也可以寫一個溫馨的小紙條,畫一個大大的紅心什麼的,總之,讓他明白你們之間的關係沒有破裂,即便吵架了,你也還是愛他的。然後你耐心等他主動來找你。當你確認他不在氣頭上,你自己也平靜下來之後,你們再好好談談。
如果是在外邊,一定要注意他的安全。不必亦步亦趨地跟著他,有一段距離也行。總之讓他知道,父母不會因此就不理他,甚至拋下他自己走掉。
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學會處理矛盾和衝突,到了青春期,他就不必使用極端的手段來反抗你們了,而是會採用更加建設性的方式。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在生活中調整
我女兒現在兩歲半,吃飯說話思考生活自理等各方面都發展得很好,但是讓我們發愁的,就是兩件事。
一個是她出門總讓抱著。現在她體重是33斤,抱著挺費勁的,但是她就是不肯走,或者走一會兒就說累了,尤其在她姥姥那裡。可是跟她爸爸在一起的時候就能堅持自己走路。我們覺得她是在撒嬌,但是也沒有什麼好辦法改變。
二是她總是要到晚上10點半以後才肯睡覺。如果週末玩得比較興奮,沒有睡午覺,晚上9點就會睡著。但平時在幼兒園中午睡2個半小時,回了家就總是很精神。我記得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14個小時的睡眠吧,她現在平均只有11個小時,會不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呢?
怎麼才能讓她養成定點早睡的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