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紹又聯想起漢朝的和親,每次都是用公主去和親,皇帝都忍痛割愛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匈奴,何況他的女兒是要嫁給皇帝的,比匈奴強出太多太多了。
於是,袁紹回覆了使者,讓使者回去覆命,然後派遣文丑,帶著五百精兵,護送袁紹的愛女去彭城。
同樣收到聖旨的還有在上黨的曹操,曹操聽說要讓自己的女兒進宮為貴妃,凝思了片刻,先安排下使者休息,又得知袁紹的女兒要當皇后,便在上黨靜靜的等待,派遣人去鄴城打探訊息。
幾天後,訊息傳來,袁紹竟然遵照了聖旨的意思,派遣大將文丑帶著五百精兵去護送愛女到彭城。
一向精明的曹操,很快便想通了一向愛女如命的袁紹為何要這麼做了。他沒有像袁紹那樣有過多的考慮,既然袁紹都捨得送女兒進宮,他還有什麼顧慮的。於是,他也遵照聖旨的意思,派滿寵帶著二百人,把年滿十七歲的長女送往彭城為妃。
遠在遼東的公孫度也接到了這樣的聖旨,一聽說要讓自己的女兒入宮,公孫度想都沒有想,立刻派人送女兒進宮,這對於公孫度來說,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天上掉下的大富貴,自然是喜不勝收。
除此之外,張彥還在大臣的女兒當中選了十個美女送入了皇宮,冊封為婕妤。
當張彥得知袁紹、曹操都把女兒給送了過來時,便命人在邊界接應,不讓曹操、袁紹的送親隊伍進入領地,以免得會洩露軍機。
雖然袁紹、曹操的送親隊伍十分不情願,但也無可奈何,最終只送到邊界,便被張彥派來的迎親隊伍接走了,然後一起送往彭城。
與之相反的,則是公孫度的送親隊伍,經過張彥的允許,送親隊伍從青州的東萊郡登岸,然後一路護送公孫度的女兒進入彭城,負責送親的是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
此次公孫康不光擔任送親任務,還有一項重要使命,那就是他父親交代給他的刺探軍情。
遼東地處偏遠,與袁紹的勢力範圍內隔著烏桓人,又和張彥的勢力範圍隔著大海,兩人都鞭長莫及,唯有進行安撫。
去年,袁紹派遣使者到遼東,大有招攬之意。但公孫度卻只是應付了事,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
今年,突然要讓自己的女兒進宮,不用說,這也是把持朝政的攝政王張彥的意思,這也就表明,張彥也在拉攏公孫度。
公孫度是個聰明的人,只透過這一點資訊,便可以敏銳的覺察到一些事情。所以,他這才派遣兒子公孫康來護送女兒進宮,其真實目的也是想看看張彥的實力究竟如何,然後再在袁紹和張彥之間做出決策,是繼續搖擺不定,還是選擇一方繼而依附。
其實,張彥確實有招攬公孫度之意,公孫度自從擔任遼東太守後,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漸豐。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時,趁著中原地區的董卓之亂,各地軍閥無暇東顧,公孫度趁機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
繼而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北攻扶余,南取遼東半島,並且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設立營州。
公孫度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由於公孫度的銳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遼東地區在漢末三國的戰亂年代,獲得了暫時的安寧,也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封建文化的發展。
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名士在漢末的時候,都會選擇避亂遼東,其中管寧、王烈、邴原、國淵等人都曾經避亂遼東,後來邴原、國淵才受到徵召,渡海來到了徐州,當了九卿,成為了朝中重臣。
但是,管寧、王烈不願意為官,依然在遼東避亂。
所以,張彥為此也特別重視公孫度的送親隊伍,沿途讓人設下驛站,保證送親隊伍的通行,並且讓人營造出一股氣勢雄渾的樣子,故意讓公孫康見識一下自己雄厚的軍隊實力,以起到威懾作用。
半個月後,袁紹、曹操的迎親隊伍先進入了彭城,又過了十天,公孫度的送親隊伍才最終抵達彭城。
公孫康等人一進入彭城,便受到了熱情的招待,由司隸校尉賈詡帶著公孫康在城中四處轉悠轉悠,彭城的繁榮昌盛,以及張彥軍隊的雄厚實力,都給公孫康留下了深厚的印象,遠遠的超乎了他的想象。
對於公孫康來說,此行收穫不小,回去之後,也可以向父親交差了。(未完待續。。)
266封侯遼東
公孫康和送親隊伍在張彥的勢力範圍內遊歷了一圈,又在彭城小住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