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少時日沒解決的問題,李正來後一道旨意就全解決了,連李正都鬱悶的很,本來他還想帶人打一仗呢!
一個月之後,沿海五市的倭寇人數加在一起竟然不到三千人,而且這三千人還有減退的跡象,連留下來的明朝官民看了都心驚不已。
幾天之後
“張朋,現在怎麼樣了?”李正問道。
“回陛下,我軍已經全面接手柳州城防,還有柳州各府衙,可是倭寇已經沒有了,”張朋說道。
“既然如此,那本王來此還有何意,本王立刻上旨,從這裡趕往建康,”李正無奈道。
長安皇宮早朝
“你們看看,還是我大唐的安王厲害,他們大明不知費了多少日子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大唐幾天就解決了,而且未動一兵一卒,”李淵得意地大笑道。
“陛下,安王有本,要求去建康,”上官儀請奏道。
“準了,讓他去吧!”李淵說道。
“陛下,是否再讓人從事與東洋的貿易?”大臣崔直問道。
“陛下,東洋國最近一直戰亂不斷,海上流民不斷,請陛下給這些人安排出一些地方來,將這些人在我大唐的境內生活,”上官儀說道。
“那好,就讓安王再呆一段時間吧!”李淵說道。
柳州
“皇祖真是可以,這事本王並不精通,不過皇祖說的倒是,最近一段時間,確實有不少東洋的流民過來,這樣吧!你派人去與他們的人交流一下,讓他們選出一個統領,然後與本王談判,既然東洋不收留他們,我大唐收留他們,”李正說道。
“是,殿下,”張朋說道。
竹內家族,本是扶桑的望族,家裡世代經商,本來倒是相安無事,可是這幾年不知道怎麼搞的,扶桑內突然出現了不少不該出現的人,本該死去的人也全都活了過來,連竹內家族就有不少家主復活,為了躲避戰亂,竹內家族的第一任家主,竹內劍下郎決定帶領家族入海生活。
可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因為戰亂很多扶桑人下海,然後就成了海盜,並推舉竹內家族為首領,於是竹內劍下郎就成了有著十數萬之眾人的首領,本來自己過挺自在的,可是這幾天不知道怎麼弄的,十數萬之眾竟然突然消失了,現在手下竟然不滿三千,竹內劍下郎心裡那叫一個鬱悶,如果再這樣下去,自己的家族眼看就要消失了。
“家主,大唐使者求見,”一名女侍門外道。
“哦?快請,”竹內劍下郎說道。
“大唐使者雲明,見過竹內家主,”一名穿著大唐官服的年輕人走了進來施禮道。
“竹內劍下郎,回禮,”竹內劍下郎道。
“家主,這次我是奉了我家主子之命,來與家主談和的,”雲明說道。
“談和?這是我們與大明的戰爭,為何要與你們大唐談和?”竹內劍下郎好奇地問道。
“因為從柳州開始的沿海城鎮,已經是我大唐的地界,不是大明的,而大明的禁令我大唐已經廢除了,所以那些海盜也就散了,可是卻有貴國的流民至此,我大唐可容納天下之國民,不分大國小國,所以貴國臣民可以到我大唐來生活,但要守我大唐律法,先生是這些人的首領,可願成為我大唐的和平使者?”雲明問道。
“真的嘛!那真的是太好了,我們願意降,這個頭老夫帶了,我竹內家族終於可以安穩流日了,”竹內劍下郎對天長叫道。
“如果家主真的同意的話,我們可以簽訂文書,”雲明說道。
在柳州城內還有柳州各處,沿海城鎮,李正安排了不少村子,以安排這些流民,而從那邊過來的人因為有了吃穿,住的也安穩了,所以也就不再過刀頭舔血的日子,服從了大唐的管教,李正再派些官員從中管理,於是沿海城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李正再次上書前往建康,而此時靖難之事已經發生,趙構成為了南宋的第一任君主,南宋這裡再次請求大唐出兵,聯合南宋共滅大金,李淵念在與宋有約在先,而且也必竟答應過南閒,所以也就同意了李正的意見,柳州等地李淵也只好交給了遠在海上的李世民打理。
“報,殿下,朱雀宮主來電,請殿下速回長安,”張朋報道。
“出了什麼事?”李正好奇道。
“說是找到了傳國玉璽,而這事非殿下來查不可,”張朋說道。
“傳國玉璽?如果是說大唐一統時期這可能,然而現在大漢跟三國都存在,這怎麼可能?”李正好奇道。
“這個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