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惺裁刺氐懵穡俊�
通訊班長劉江河揣摩不出羅大舌頭問話的意思,只好撓著後腦勺答道:“咱們可能是……是缺少工作經驗。”
羅大舌頭道:“你確實是個缺少經驗的生瓜蛋子,但咱考古隊的最大特點,就一個字——窮!”他嘴裡嘮叨不休,手裡也沒閒著,空投下來的“補給艙”無非就是個鋁殼子,哪架得住他拆,三下五除二就揭開了滾筒形艙蓋。
通訊班長劉江河上前協助羅大舌頭,把艙體裡裝的貨箱逐一搬出來,檢視裡面的各種物資。
司馬灰上前一看,裡面無非是罐頭、壓縮乾糧、化學藥品之類,與他們在“地底測站”貯物室裡發現的東西相差無異,但多了些成捆的蘇制加長訊號燭、照明彈、速發雷管,甚至還有幾支帶彈鼓的“PPS轉盤衝鋒槍”,都塗著槍油,彈藥箱裡則裝滿了黃澄澄的子彈。
司馬灰等人見補給艙裡裝有武器,頓覺膽氣大增,地底空洞是隕冰爆炸形成,氧離子密度比地表還高,億萬年間進化出了大量複雜異常的生命形態,多不是人間之物,考古隊只有老掉牙的步槍,子彈也沒剩下幾發,如今正發愁怎麼應付這次九死一生的地下探險行動,就找到了這批原封不動的武器裝備,真如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羅大舌頭立刻扔破鞋似的,先把他那條老式“撞針步槍”扔了,隨手拎起一支“PPS衝鋒槍”端在手裡,檢查槍機等各個部件全都運轉如常,讚道:“這傢伙,波波莎43式呀,多少年沒見過了。”
司馬灰知道蘇軍的“PPS43式衝鋒槍”,早在五十年代末期就已經基本上淘汰了,那時候“卡拉尼什科夫自動步槍”已經在蘇聯全軍列裝了,但北越同美軍作戰的初期,也沒少裝備這種老式衝鋒陷槍。蘇聯專家團不可能給考察隊直接提供武器,應該是當時國內部隊的裝備,“PPS43式衝鋒槍”雖然型號古舊,但優點是彈鼓容彈量大、理論射速高、構造簡單耐用、寒暑不懼,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線戰場的殘酷考驗,尤其在惡劣的地底或坑道環境中,它所發揮出來的戰術效能和勤務效能,遠比半自動步槍來得可靠。因此讓通訊班長劉江河也將步槍扔掉,換成“PPS43式衝鋒槍”。
但劉江河的五六式半自動步槍,是部隊裡配發的制式武器,他不肯隨便拋下,司馬灰對此也不便過於勉強,只得作罷。
隨後又從艙體內翻出一部沙橇,可以將揹包和裝備都放在上邊,拖拽著跋涉沙海,要比負重行軍輕鬆許多,還能多帶些乾糧維持所需。
眾人儘可能多的攜帶訊號燭、電池、壓縮食品,並且多裝了幾個彈鼓和兩捆雷管以備急用,因為誰也推測不出這次地下探險任務會持續多久,所以是晴天帶雨傘、飽肚存飢糧。
羅大舌頭翻到艙底,又發現了一些服裝,野外生存最關鍵的裝備首先就是“服裝”,五十年代中蘇友好時期,蘇聯贈送給中方一批新式“荒漠戰鬥服”,只是由於數量十分有限,從未正式進入部隊流通渠道配發。
其實這種特製的“荒漠戰鬥服”,也是蘇聯根據二戰時德軍的款式與面料改良而成,它通體採用淺黃色斜紋機織粗布,帶防水透氣夾層,具有較強的抗太陽能光譜熱量吸收效能,防油汙和防磨損性也很好。成衣經石磨漿洗加工後,軟化了面料的堅硬質地,提高了穿著的舒適性。
款式為側排扣,寬襟大幅翻領,後邊配有兜帽,具有一定的防風和防水效果,兩側配備四個對稱的戰術插袋,各處都體現了優異的效能和出色的設計理念。
相較而言,司馬灰等人從頭到腳的裝備,甚至經驗和技術,反倒都不如十幾年前的聯合考察隊,此時自然毫不遲疑,把能換的全給換了。
不過這次最為重要的一件東西,還是勝香鄰在艙中找到的“重磁力勘測表”,這種儀器很精密,與軍用羅盤差不多大小,可以直接探明地底空洞內磁場或鐵石蘊藏的情況,氣壓和深度也都能測量,有了它就不必再依賴“磁蛇”指引方位了。
眾人找到了補給艙裡的重要物資,心中踏實了許多,一直以來籠罩在心頭的絕望情緒,終於得到稍許緩解,也有信心和膽量繼續往深處走了。
司馬灰感覺到地底的氣壓越來越低,看了看懷錶,這一來二去,又耽擱了足有兩個鐘頭,收拾齊整之後,就準備帶著其餘三人動身出發。
沒想到這時又有變故出現,原來通訊班長劉江河,在空投下的補給艙內找到了“短波定位器”,可是關閉掉之後,他發現地底仍有持續的“短波訊號”存在,而且這段訊號十分古怪,因為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