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聖文碑”琉璃剔透,也不知道是用什麼材料打造的,如今被聖光籠罩,連線聖殿的聖文部,便立刻有一行行由聖力凝聚的詩詞文字在其上顯示,按照先後的順序一頁頁地呈現出來。
此時眾人都屏氣凝神,目不轉睛地朝著那“聖文碑”看去。蘇林也好奇地看著這神奇的聖文碑,原先他還以為《聖文》是由聖殿集中印製成冊再讓人下發到每個國家的各個學院去的,卻沒有想到,《聖文》竟然會是用這麼神奇的方式傳輸。
“院首!快看,《聖文》第一頁的刊錄的詩詞好像就是項兄的那首《楚泣》啊!”
“沒有錯!院首,的確是項兄的鳴州大作《楚泣》,能夠被聖殿聖文部的半聖選作開刊第一篇,足見項兄的這首《楚泣》才氣過人,不是一般的鳴州之作可比啊!”
……
《聖文》的第一頁,入眼的便是項天妒的那首《楚泣》,頓時,潘石帶來的幾名秀才和舉人學生都氣勢高漲,得意地叫道。要知道,每一刊《聖文》的第一篇和最後一篇詩詞文章,都是要經過聖殿聖文部重重篩選過的。
《楚泣》能夠被選在第一篇,不用言明,眾人也都已經知道這首詩詞非一般的鳴州之作可比了。
很快,第一頁的《楚泣》整首詩完全呈現在了“聖文碑”之上,連同建安府的這些學子們,都不約而同的一字一句地念道:
“楚泣
項羽英姿今散發,烏江浪吼楚歌聲。
阿房炬火何其盛,舉世驚惶幾欲傾。
百戰金戈鱗鐵甲,八千子弟盡天兵。
鴻門宴誤江山改,荊楚難圓帝子名。”
一整首詩念下來,彷彿將所有人都帶回秦末那個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開篇便從項羽烏江之前四面楚歌,英雄末路的落魄入題,緊接著便詳寫項羽火燒阿房宮,身為最強起義軍隊首領的霸氣。楚國的軍隊都是百戰之士,八千的子弟都彷彿是天兵一般不可戰勝,同第一句的垓下之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最後一句卻立刻再次調轉字裡行間的場景,哀嘆可惜“鴻門之宴”楚霸王項羽一時失誤最終放過了劉邦,等於丟掉了大好的江山,可嘆荊楚之地終究難以圓這麼一個帝王的夢啊!
短短的五十六個字,敘述了“垓下之圍”、“火燒阿房宮”、“鴻門宴”等數個波瀾壯闊的歷史壯景,將楚霸王項羽雄霸又無奈收尾的一生勾勒了出來。讓人如同身臨其境,親自經歷了所有的一切般,隨著詩詞結尾,也要忍不住嘆一聲“可惜可惜啊!”。
而且,這一首《楚泣》還是由項羽的後人項天妒寫出來的,便更是有一股獨特的意味在其中。也只有項羽的後人,方能夠最真情實切地表達出這種無奈和傷感追懷之情。
“好!好詩啊!楚霸王項羽一直是我最敬佩的英雄,只是可惜其終究沒能鬥過漢高祖劉邦……這一首《楚泣》真真切切地將楚霸王的一生都寫了出來!讓人讀完之後,胸中有一股不平的悶氣不吐不快啊!此詩作為一首戰詩,配合上戰鼓,以聖力燃燒,起碼能增強戰士兩成的戰力啊!”
“難怪可以成為鳴州巔峰的詩詞!我等只能夠望之項背啊!”
“哎!建寧府院能有項天妒這樣的天才在,恐怕很快府院的名聲就會超過我們建安府了啊!我們建安府院畢竟只有一名蔡先生教典故,可是建寧府院卻能請到許多詩詞大家前去教授詩詞寫作!看這項天妒的《楚泣》就知道了,的確是氣勢恢宏非凡,讓人深臨其境,又忍不住為楚霸王哀婉嘆息啊!”
……
建安府院這邊的秀才舉人們,細細品味了項天妒的這一首《楚泣》,無不點頭稱讚,心生佩服。就連自詡天才的呂通和方徽也自嘆不如,一旁的蔡先生同樣頜首點頭,對這首《楚泣》很是滿意,便沒有因為是建寧府院學子寫的就有失偏頗,開口稱讚道:“行文入流水,字字達意。先述垓下之落魄,又褒霸王之偉業,最後卻嘆大事之未成。縱觀楚霸王之一生,何其憐啊惜呼!”
“的確是一首好詩啊!”
蘇林看了之後,也不得不承認,項天妒的這一首《楚泣》將楚霸王項羽的一生輝煌和落魄都寫出來了。
“大家快看,後面似乎還有半聖的評語!”
聖文碑上,整首《楚泣》呈現之後,又出現了一行半聖評語,乃是楚國半聖尹放歌的評語,卻只有寥寥的兩個字“惜呼!”。
能讓半聖評語,已經足以證明這首《楚泣》的思想價值了,而這“惜呼”兩個字的微嘆,就更是表明這首《楚泣》連尹放歌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