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樣的舉措,當然造成了大清國和神聖天道國數百年同盟的破裂。而且大清國的崩潰也有利於神聖天道國吞併大清旗人區和大清東部領土。因此神聖天道國的統治者也開始期待大清帝國的滅亡……
與此同時,本來攝於大清國昔日威名和神聖天道國強大陸上武力的諸國,也看到了從大清國身上割肉的機會。義大利、西班牙、馬木魯克蘇丹國、塞爾維亞和希臘,還有大西洋彼岸的華夏聯合王國和華夏帝國,當然還有大明帝國,都紛紛撲了上來,想從大清身上謀求利益。
封閉了三百多年的大清國門一夜洞開,各種各樣的不平等條約如紛紛強加到了大清國身上。如果不是大明帝國為了制約神聖天道國採取了“維持大清”的政策,大清恐怕已經滅亡了——世界上果然沒有永遠的敵人!
可以說,安逸了數百年的大清,幾乎在一夜之間就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於是不得不開始在大明大西洋總督府的指導下進行改革和自救。
數十年的改革,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建立起了十幾萬人的旗人新軍,還模仿神聖天道國建立了不少兵工廠,還透過購買和自建搞出了一支“北洋水師”。
大清國彷彿有了那麼一點振作的氣象。可是另一個被朱清王朝壓制了三四百年的問題,卻隨著大清國的改革冒出了頭。
這個問題就是民族!
大清帝國實行“元規清隨”,雖然有所改良,但是改良的方向並不是推動民族融合,而是實行民族隔離。
而且大清國的民族隔離方式非常複雜。首先,大清的歐人不經允許,是不得進入旗人區的。除了巴爾幹總督衙門的官兒,歐人官員也不能在旗人區的其他衙門裡做官。
其次,旗人區的旗人和歐人區的旗人也不一樣。他們雖然不用交稅(旗人區的各項建設和開支都由歐人區的稅收負責),但是他們卻沒有旗餉可以拿,必須自己種地放牧從事生產。而且旗人區旗人當官的路子也很少,實際上就是一群富農、中農。
而歐人區的旗人,特別是巴黎和維也納的旗人做官上升的路子很多。不僅可以在歐人區做官,還能到旗人區去搶巴爾幹和小亞細亞旗人的差事!而且所有在歐人區生活的旗人都不得從事經營(理論上),所以大清朝廷會給他們發放旗餉。
因此大清國現在等於出現了三個族群:兩百多萬歐人區旗人、四千万旗人區旗人和三億幾千萬歐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