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除了需要打敗眾多競爭對手之外,還要有能力打敗機器人,在大失業的背景下,階層躍遷的機率變得越來越小。
階層分化不僅發生在人與人之間,它同樣發生在國與國之間,機器人工業省略了人力成本,這一向是工業領域最大的成本之一。現在對於生產同一個標準件的工廠來說,這個工廠建在美國還是建在泰國,在成本上並沒有太大區別。
如果這個工廠建設在泰國,它唯一能夠享受到的就是低廉的地價,而如果將它建在美國,美國發達的物流體系,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較低的**成本,等等這些,都將明顯優於泰國工廠。
機器人省去了人力成本,同時讓發達國家獲得了一個難得的契機,這個契機就是——工業回流!
從前因為成本問題遷出發達國家的各類工廠,這次同樣因為成本問題,再次開始蜂擁著遷回發達國家。
在工業製造領域,一個匹配而密集的上下游產業圈,將會形成相當強力的互相增益效果,而這時發達國家的優勢,同時也是欠發達國家實現機器人化的門檻。
一個欠發達國家如果想要發展機器人工業,建設自己的自動化工廠,那麼它必須要面對全球化競爭,用單個工廠去和擁有完善產業鏈的經濟發達地區競爭。
產業鏈和產業環境成為最大的門檻,制約著自動化工廠的落地,這導致一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產業的吸聚效果不是一個欠發達地區輕易能夠逆轉的,它們想要發展自動化工廠,必須先要跨過產業鏈門檻。
工業4。0初露崢嶸,一種類似於工農業剪刀差的獨特經濟秩序被逐步建立起來,工業開始向發達國家聚集,而欠發達國家的工業在持續不斷的失血和倒閉,越來越多的欠發達國家陷入經濟衰退當中。
這時的全球經濟呈現出一種非常獨特的狀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產品和新技術層出不窮,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和新的理論被提出來,並應用到社會生產中去。
但與此相對應的是,一半火焰一半海水,高新科技蓬勃發展的同時,傳統行業正在經歷生死蛻變,大批的工廠相繼倒閉,一批批自動化工廠在它們倒下的軀體上重新站起來。
越來越多的工人被拋向社會,變成失業大軍的一員,他們不得不領著最低收入,整天無所事事,沒有壓力,沒有希望,沒有未來。。。。。。
一邊是社會生產極大發展,一邊是大範圍的失業和企業倒閉,與之相對應的,在國際上,發達國家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科技發展一日千里,而欠發達國家則陷入長期的貿易逆差,持續用工農業初級產品換取高價值的工業製成品,海量的價值透過這種剪刀差被髮達國家收割走。
欠發達國家同樣陷入類似的狀態,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看不到成長為發達國家的可能,階層固化同樣出現在國家之間。在機器人時代和智慧時代到來的同時,似乎無論個人還是國家,它們的上升通道都被科技發展鎖死了。
機器人工業和人工智慧的高技術特性導致它的實現門檻很高,高技術門檻,高資金門檻,高社會資源門檻,都讓**絲逆襲變得越來越難,寒門再難出貴子。
這次的階層固化與歷史上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階層固化現象完全不同,以前的種種都可以認為是來自於制度或者文化,而這次機器人時代和智慧時代到來引起的階層固化,它的根源來自於科技進步,來自於社會大分工的極度發展。
當人類發展到機器人時代,社會大分工導致,每一臺機器人後面都隱藏著數個行業裡數百個甚至是上千個公司的協作,這注定了能有佔有機器人時代紅利的只可能是一小撮高技術群體或者高資本群體,其他人都將很難從中獲利,科技讓階層固化了。。。。。。(未完待續。)
第231章 腦波識別
大變革正在整個社會範圍內釋放出其深刻的影響,機器人逐步推進,佔有和擠壓普通勞動者的生存空間不過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最低收入法案也對社會文化造成劇烈衝擊。
原先的失業都是被動的,但是當最低收入法案出臺之後,開始出現大批主動失業人群,那些偏向於安逸,沒有過多追求的人群,他們開始大批拋棄工作,紛紛跑回家去領最低收入。
這形成了一個非常荒謬的狀態,一邊是失業率居高不下,一邊是用工荒開始抬頭,眾多企業發現,他們如果想要招聘到足夠的人手,必須把薪水不斷提高,增加薪水的吸引力才行,而抬高人力成本的根源恰恰是為了照顧失業人群的最低收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