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墓室的牆壁上也繪著壁畫,似乎是描述一場大瘟疫,但已經斑駁不清了,我沿著整個墓室走了一圈,每隔兩米就有九頭蛇青銅鼎,不知道它有何用途。
我轉身,燈光照著墓室正中,不由自主地倒抽了一口長氣。
一丈外赫然出現一個女人,手指著我,深黑的眸子裡盡是不怒而威。
“你是誰?”我在一秒內迅速倒退一步。
那女人沒有回答,依然一動不動地怒視著我。
我慢慢靠近她,原來是一個雕像。她赤腳站在一個半米高的平臺上,容顏極美,臉面漆成金色,長眉入鬢,鳳眼雙瞳,眉宇間有四海為空的傲慢。她身上披著V領銀色長袍,中間束著白色腰帶,都是由銀絲織成的,看來這件衣服更像是巫師服。
這裝束我從沒見過。
苯教黑巫師麼?
她長髮委地,歷經千年的墓封,依然烏黑光澤。兩隻手也塗著金漆,一隻手握著黃金權杖,光芒閃閃,蛇眼鑲嵌著兩顆紅寶石,血紅欲滴。蛇頭對著我,像是怒視我的不請自入。另一隻手拿著一個面具,面具上似乎縷著一些古怪符號,與“噐”(上面兩圓)這個符號相似。
這面容,很像一個人?
我的大腦迅速過濾著,得出的結果;竟然是——魔女格桑梅朵!
啊!格桑梅朵……想到這裡;我的心一驚。
這;這墓裡的女像,魔女;這一切;竟然如此巧合?
她的手上;那個面具;又會是什麼東西?
光裡,我伸出了手,一點點伸向面具。
手剛觸及它,眼前寒光一閃,跟著手指劇痛。
我迅速地縮回手,低頭一看,手心開始沁出鮮血,珍珠大小的一滴,吧噠一聲掉在地上,頃刻被地上的積塵吸收了。
地面的塵很厚,隱隱露出地上的線條。
我用腳輕輕地掃去灰尖,幾道線條呈現出來,拼接緊湊,縱橫交錯,似是一個圖案,也不知道有什麼用意。
看來這裡處處都是別具匠心,連雕像手腕都藏著刀片。
什麼鬼墓!
我收攝心神,不敢亂碰亂摸。
雕像腳下的平臺呈長方形,大概有一米二寬的床的大小,是由五塊石頭拼湊而成的,石與石的拼接處都雕著“噐”(上面是兩個圓圈)的標識。平臺露在地面部分大概半米高,最下邊雕著飄曳的鉤雲紋,蓋在最上面的石頭很厚,大約一指厚度。
平臺朝著我那面鏤刻著幾列字,彎下腰湊近看了一眼,似乎是墓誌銘一類的東西。
我恍然大悟,原來平臺才是墓棺所在。
只是不知道這個墓棺裡究竟葬著何人?
二
我仔細觀察。
平臺下竟然趟著幾個姿態秀美的女俑人。
女俑。。。。。。我暗驚。
以俑殉代替人殉現象的最早出現,當在奴隸社會後期。一些奴隸主感到用大量的奴隸和牛馬殉葬未免耗費生產力,損失太大,於是便提出了這一替代的辦法。
在安陽殷墟的墓葬中,曾發現過用灰青泥質製做的帶著桎梏的男女俑,但數量不多,看來這種方法在當時尚未盛行。事實上,直到孔子的時代還用活人、活獸來殉葬。
一生呼籲仁善的孔子對人殉固然痛心疾首,對以俑代人殉的方法也不贊成。他曾說過:“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孔子怕這些之乎者也的語言仍不足以引起眾人的注意,乾脆直言不諱地說:“為俑者不仁。”
明朝用人殉葬和奴隸社會不同的是,不採用戰俘或奴隸,而是以妃嬪宮女殉葬。其方法也不再是活埋或砍頭再埋,而大多是先吊死,再埋入陵內或別處。明景泰帝時所載“唐氏等妃俱賜紅帛自盡”,便是一例。
若殉葬的妃嬪人數多,像朱元璋殉葬的四十六人就是讓她們集體上吊自殺。
臨刑前還在宮內擺設宴席,請她們盛裝打扮之後赴宴。可想而知,再好的盛宴恐怕也難使這些行將結束青春和生命的女人下嚥,只聽得哭聲響徹大殿,哀泣之音瀰漫深宮。宴席結束後,她們便被帶到指定的殿堂內,分別站在木床之上,將頭伸進預先拴好的繩套中,隨後太監撤去木床,一個個年輕生命便告別塵世、芳魂遠去了。
明成祖是一個朝鮮妃子韓氏,在成祖死後被指定殉葬。她明知自己將死,但卻無法抗爭。當她站立木閒,將要把頭伸進帛套的剎那間,卻猛地回首呼喚自己的乳母金黑:“娘,吾去!娘,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