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一個詞岔開了思想,仔細想了想,他似乎並沒有注意到相關資訊,好在這是一個網路普及的年代,連手機都能上網了,還有什麼辦不到?
到樓下去打聽了一下哪裡能夠上網,服務員還挺熱心,直接讓他借用了前臺的電腦,這臺老電腦噪音也不小,但顯示屏還不錯,看得出是因為公、器、私、用的原因,保護得還算不錯,至少網速還比較快。
搜尋了“博物展”這個詞條,那服務員就在一旁看著,馬上插話說:“你也是要去看博物展的啊罪惡神冠!”
王平點了點頭,說:“準備看看具體怎麼走。”一眼瞟過,他也看到了門票的價格,一張五十,說不上貴還是便宜。
“有什麼好看的,都是些不值錢的古物。”服務員撇撇嘴,很是“內行”地說,“也就騙騙你們外地人吧,這些東西,放地上都沒人撿的。”
不是所有的古物都值錢,年代久遠的東西同樣也有不值錢的,比如說某某朝代的地磚,又沒有特色花紋,又不是貴族專用,甚至不曾隱藏什麼神秘歷史,誰有工夫去收藏那個,再說了,就算有人真的愛好比較偏門,喜歡收藏各個朝代的地磚,但,又不是真的用那些磚鋪地,有個一兩塊兒完整的品相好的意思一下就是了,更多的即便是古物,卻也不值錢。
就好像某個朝代的銅錢,按理說錢幣這種東西曆史意義還是有的,並且能夠作為錢幣,本身也是流通性金屬,有了歷史,只要不是太過損毀不成樣子,研究的意義還是有的,價值也應該不低。
但,那個朝代的銅錢實在是儲存得太多了,有賴於當時的習俗,用銅錢壓棺什麼的,哪怕是平民百姓的墓地,開啟來也能看到一捧捧的銅錢,太多了,也就不值錢了。
“你怎麼知道都是不值錢的?”
“肯定不值錢啊,值錢的哪會放在那裡。”
手指點在博物展的舉辦地點上,“那裡以前是個火車站,現在改成會展中心了,有什麼的大型展覽都愛放那兒,不過,”服務員撇嘴,“嘖”了一聲,“都是在那兒賣東西的,這個博物展八成也是賣東西的。上不了拍賣的檔次就這樣弄了,連保安都看不到幾個,肯定不值錢。”
說話工夫,王平已經把想要知道的都查到了,跟服務員道謝之後,應付了兩句她的好心建議便回了房。
次日一早,那女人一行就起來去吃早飯了,賓館提供一頓早飯,就是簡單的稀飯糖餅,女人一邊說著不好吃一邊還跟人多要一個雞蛋,服務員不肯給,她又嘮叨了兩句,卻也沒多耽誤時間,吃了飯就收拾東西下來。
王平差不多也是同樣的時間下來,在樓梯口碰到,他讓了一下,讓他們先行,女人多看了他兩眼。
出了門,才發現他們一行還是有車一族,車子發動,很快離開了王平的視野。
王平拉著箱子往站牌走,昨天用電腦的時候他順便查了一下路線,知道了附近有個公交車站,轉乘某一路車可以到達博物展。
這個博物展並不如服務員所說的那樣無趣,最有趣的地方並不在於那些不知道具體價值的古物上,而在它的公開鑑寶上。因為和某個電視臺合作,舉辦了一個鑑寶節目,每日裡都有不少人拿著據說家傳的寶貝到那兒去鑑定,免費鑑定總是最受國人愛戴,與之相比的“財不露白”都成了次要的。
尤其是對一些年輕人來說,知道祖傳的東西到底值不值錢顯然更加重要,而萬一運氣好,自家的寶貝被選中上了電視,就算主角是寶貝,自己這個主人也是配角,也能上去露一回臉,不指望真的出名,但是藉機見識一下也是好的。
有這樣的緣故,博物展的保安絕不可能少,哪怕是維持秩序吶,也要有些人看著,服務員口中的誇張之言,恐怕是她並沒有真的去看過吧。
倒了兩趟車,終於趕到博物展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門口的人排著長隊,依舊很多,裡面卻不是很擁擠的樣子,有保安在維持秩序,看起來還算整齊。
王平沒有馬上買票進去,而是在外圍找了個地方吃飯,因為這裡人多的關係,小攤小販也都圍了過來,附近不少賣吃喝的,正是中午,也有不少人在這邊兒坐著吃飯。王平找了個方便觀察的位置安靜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