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他孫子的硬,而且……話說,長生皇子當年的神秘失蹤也是很奇怪的啊,是有什麼□□嗎?
或許是因為已經成神的這些人都喪失了目標,注意力轉移到娛樂行業之後,隨之而來的八卦和好奇也就愈演愈烈,哪怕是一本正經的導演,也在拍攝之餘忍不住深挖其中的種種□□糾葛,可惜的是,當年的那段歷史,知道的人實在是不多了,而留存下來的史料,哪裡是誰都能夠看到的?
兩天後,《太康書》首映式。
雲臺之上,偌大的螢幕幾乎囊括天地,每個坐在雲臺前的觀眾都好像是一個小小的螢火蟲一樣的光點,漂浮著閃爍不定,隨著電影開播,整片天地都回到了那個歷史之中,所有的人都徜徉在歷史的海洋之中飄浮上下<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神界特有的“立感”技術,可以讓觀眾在看的時候產生強烈的代入感,不僅如此,若是觀眾全神在某個角色身上,便可以將自己直接代入角色,隨著角色的喜怒哀樂而感情紛紛,宛若陷入一個虛假的幻境。
之所以說是“虛假”是因為在觀眾想要的時候,也可以立刻跳出“代入”,重新回到第三者的旁觀身份上來,完整地看到整部大劇的各個方面。
這樣的效果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是著實不易,為了達到這一步,少不了神主的大力支援,這個雲臺就是專門為了《太康書》而成立,也只有在看《太康書》的時候,大家才能夠到這裡,感受到這種不一樣的氛圍享受。
“我兒在此,爾等有何話可說?”
振聾發聵的聲音出自皇帝之口,朝堂之上,那個勉強算是中上的皇帝目光威嚴,十二串旒珠光芒交映,擋住了他的大半張臉,這個據說是由神主親手所制的傀儡人從無疲倦地執行著太康大帝的一生,根據安排的劇情毫無瑕疵地演,唯一的不足,或許就是他的目光,很少能夠透露出更多的情緒。
不是不能製造出更高階的含有靈魂的傀儡,只不過,神主威嚴不容冒犯,這般搬上熒屏都已經是難得的寬容了,再多的那是想也不要想,但,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
有些人注意到了,在皇帝拉著長生皇子的手,引導他坐在自己身邊御座之旁的位置的時候,眸光之中似乎有那麼一絲的溫和喜悅以及志得意滿。
“是我的錯覺嗎?我怎麼覺得皇帝不再是一種神色了?”
或許是由於神主一開始對長生皇子這個角色的關注,不少人的注意力也通常都會集中在男主角這裡,但,皇帝,作為神主的代替品,也有不少人會注意到的,只不過傀儡人的演技,或許一開始還能夠看,但等到後來,等到演技水平都愈發嚴苛的現在,很少人還會去留意那種毫無感情的表演,偏偏……
“啊,這樣的《太康書》是怎麼被審過的啊?”
劇情上的變動,長生皇子自創《龍皇訣》就不說了,這一點是神主自己都承認的屬於長生皇子的功績,但以往的“神主一心修煉,然後長生皇子自創《龍皇訣》以孝”的劇情,怎麼變成了“皇帝偷偷地想要長生,然後長生皇子潛心鑽研,然後一步步引領著皇帝修煉”了?
有些劇情,不說給神主添光添彩,怎麼顯得神主有些……
不敢說“蠢”的人默默地壓下心頭的想法,對比起與以前的《太康書》不同的劇情,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死了那麼多兒子的皇帝在那個時期應該是頹廢的沮喪的,甚至有些失落的,這才有了長生皇子的出現,算是某種程度上彌補了一個心境上的圓滿。
但是,這裡的劇情又不一樣了,看著宮變那日,皇帝站在天星樓上跟還未被認定身份的長生皇子講述自己對幾個兒子看法的冷酷模樣,真是無情到了極致,哪怕有大道無情的說法,但那樣冷酷無情的皇帝形象還是讓所有人都不由得心中一抖,麻麻,原來神主是這樣!
對自己兒子都這般冷眼無情,還能指望神主對別人有什麼情意嗎?不知道怎地,所有人都想起了神主那個被他一掌拍死的孫子,呵呵。
“導演敢這樣拍,真是好樣的,不過,是我的錯覺嗎?怎麼覺得那時候的皇帝好像表情也比較多?難道是傀儡人進化升級了?”
萬年不升級的傀儡人也是神界某些預設的規矩了,大家都當做這是為了“為尊者諱”,但……
“長生類我<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劇情不因眾人的思維而停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