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賭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來,也不知道侯爺是怎麼琢磨了,就讓人鑄了模子,弄了一群匠人用管子吹了不少這種玻璃瓶子,用來做啥罐頭。
他將一些諸如李子、桃子之類的果子加上糖、鹽,放進瓶子裡用沸水煮上小半個時辰,趁熱用軟木塞塞緊,最後用蠟封口,說是可以保證裡面的食物一年不壞,可以用來給部隊做軍糧。
水果罐頭做出來之後,後勤部門開動腦筋,有陸續整治出素菜罐頭,什麼南瓜、地瓜、馬蹄、茭白……侯爺說了,如果一個人長期不吃素菜,會生病的,尤其是在戰爭期間,十天半月見不到綠色,部隊也沒有戰鬥力,有了罐頭,可以保證士卒們有均衡的營養。
對這種罐頭,陸軍非常不感冒,說江淮富庶,氣候溫和,要想吃菜,隨便在地裡薅上一把,什麼沒有?後勤的老爺們簡直就是亂彈琴嘛,一把菜才多少錢,一文錢有沒有,值得用玻璃瓶子封好那麼麻煩?這麼搞,白菜都弄成肉價錢了。
後來,上頭又解釋說,寧鄉軍又不是一輩子呆在江南,遲早有一天要打到北方,甚至打到遼東。部隊用兵都是在秋末,到時候北地冰天雪地,到那個時候你們就知道有一口菜吃的要緊了。
為了平復士兵們的怨氣,後勤部門有從揚州請了不少手藝高明的廚子鼓搗了許多肉食。比如紅燒豬肉、回鍋肉、豆子燉豬肉……大家都覺得這些重金請來的大師傅實在不靠譜,這樣的菜我也會弄啊!
不過,大家吃鹹魚吃得都快要吐了,如今總算見到了肉,也是非常滿意的。
而且這些玩意兒都是熟食,食用的時候非常方便,直接開蓋用手指挖就是了。
事實證明後勤部分的那些大老爺不會讓大家高興得太久,很快,後勤部就開始叫苦,說這些肉食得之不易,尤其是在這戰亂年代,肉的價格昂貴得驚人。
也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出的餿主意,從福建那邊採購來大量的土芋,也就是土豆。這種玩意兒周仲英以前也沒見過,後來翻了半天書,才從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中得知,此物於天啟年間從海外傳入中國,最早在華北、京津和山東一帶栽培,以後逐漸推廣到南方。
南方都是水田,自然不可能用來栽種這種東西。倒是福建和江南山區有不少。
這東西好吃,產量也大,不擇地方,只要你種下去,就能有不小的收穫。
土豆弄回來之後,幾個廚子將之煮爛,搗成泥,然後和上香料和上肉,凝固了,看起來紅豔豔地,味道也是非常不錯。
侯爺還親自為這種東西命名為午餐肉,說是晌午的時候吃,用來補充體力最好不過。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吃得上勁,說這東西不錯,比城中館子裡的菜還香。回想起當初整天吃臭鹹魚的日子,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問題又繞回到後勤部們那些老爺們身上,這些傢伙好象就見不得大家開心的樣子。又以節約為理由,逐步降低午餐肉中肉的含量,從肉七土豆三變成肉無土豆五,到現在,只剩肉四土豆六。為了保持士兵的體能,老爺們就不斷在午餐肉你加砂糖,弄到後來這種午餐肉變成粘糊糊的****黃,而不是起初那種鮮亮的肉紅色,一看就叫人倒胃口。
最他娘讓人忍無可忍的是,後勤部們好想過將鹹魚加進午餐肉裡,說是豬肉得之不易,水師每年的捕撈量那麼大,難不成還要將撈回來的魚都扔了。
這簡直就是人神共憤了,最後,侯爺也覺得在午餐肉里加鹹魚口感太差,實在有損士氣,就制止了。他後來有鼓搗出一種叫豆鼓魚的玩意兒,這東西做為午餐肉的配菜,勉強被大家接受了。
午餐肉這東西剛開始吃的時候還是很不錯的,大家都吃上了勁。但成年累月只吃這玩意兒,神仙也遭不住。到後來,大家一看到午餐肉就想吐,厭惡情緒甚至超過當初的鹹魚幹。
作為軍需官,周掌牧實在是太知道午餐肉罐頭究竟是怎麼回事了。
每次上頭將物資發下來,讓士兵前來領取的時候,大夥就好象是上刑一樣難受。罐頭堆在屋中,根本就沒人理睬。
午餐肉,他孃的,不就是假肉嗎,叫伙房殺一口豬不比吃這玩意兒爽快?水果罐頭,我還是去買新鮮的吧!素菜罐頭,那是什麼東西?
因此,除非部隊長途行軍或者野營拉練,也沒人想碰這種東西。
當然,有一樣除外——櫻桃罐頭…櫻桃好吃樹難栽,櫻桃這種水果實在太嬌氣,保鮮期只有幾日,不能運輸,市場上也沒人賣,軍中很多人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