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杜甫,千古……(求訂閱) (第2/3頁)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說表現杜甫開心的詩,還真有一首。而且這首詩,那是杜甫真正的開心。
“公元763年,唐軍在洛陽附近與叛軍打了一個大勝仗,唐軍收復了洛陽與鄭州,開封等地。叛軍頭領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杜甫在成都聽聞這個大快人心的訊息後,一時欣喜若狂,遂提筆寫下了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可以說。
這首詩與《春望》一樣,都是一首飽有無比愛國熱情的愛國詩。
但與春望不一樣。
春望當時處於安史之亂爆發之即,整個國家一步步進入衰退,民不聊生。
但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則是國家開始走向正常,迴歸到和平。
所以杜甫聽到這一個訊息,第一個反應是初聞涕淚滿衣裳。
再看妻子的反應,漫卷詩書喜欲狂。
還不趕緊收拾收拾,我們要回家了。
是的。
聽到這樣的訊息。
哪怕一生不得志,一生都沒有啥高興事兒的杜甫,這一次高興的都有一些失態。
所以這才有“白日放歌須縱酒”。
不管是大聲的唱歌,還是縱情飲酒,都不足於表達杜甫的高興之情。
你能想象,這時的杜甫內心是多麼的喜悅。
而最後一句。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用現代的一句話說,那就是,聽到這個訊息,我打飛的也要往家裡趕啊。
事實上。
當時的杜甫並沒有第一時間回到家。
因為當時雖然有看到戰爭結束的苗頭,但卻還沒有完全結束。
所以杜甫也不敢輕意回家。
但這首詩,卻無比的表現出了作者愛國思鄉之情。
“明白了,我終於明白了陳凡老師為什麼稱杜甫是詩聖了。”
“陳凡老師不是說了嗎,杜甫之所以被稱之為詩聖,那就是他的思想高度。”
“是的,確實是思想高度。但,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下比較。比如,我們拿這首詩與孟郊登科後相比。當時孟郊考上進士,也是欣喜的發狂,然後他就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但這僅僅表現的是他個人,而且這樣的喜,才真正有一些放蕩,有一些得意忘形。但是,杜甫這首詩裡面,就算他高興的再怎麼得意忘形,我們內心也是極度的佩服。”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不比不知道。
一比較。
你就會發現,為什麼詩聖是杜甫,而不是別人。
……
“安史之亂結束之後,此前多方照顧杜甫的嚴武去世。杜甫又開始了飄泊,還好夔州都督與杜甫是舊識,他讓杜甫幫官家看管一百傾的公田。這時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一些,然後杜甫也買了一些田,並買了一個四十畝的果園,還請了一些工人幫他做事。這個時候的杜甫生活比以前好了許多,所以創作熱情也高了許多。在不到兩年時間裡,杜甫先後創出了四百多首詩作。”
“只是可惜,雖然杜甫這時生活稍稍比原來好了,可是,杜甫的年齡已經50多歲。而且因為年輕的時候生活過得並不怎麼樣,所以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在他55歲的時候,某日他登高望遠,創作了一首《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登高。
意思也很簡單。
前面四句寫的是登高望遠看到的風景。
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可能是同樣的風景,不同的人看到卻有不同的感受。
原本這個風景其實還挺不錯。
可是在年老的杜甫眼裡,就顯得有一些孤寂,蕭索。
後四句,寫的是杜甫自己。
萬里形容的是這一生。
這一生怎麼樣呢?
從東走到西,從北走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