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震撼來襲,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求訂閱) (第1/3頁)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爽,很爽,實在是太爽了。”
“一口氣連聽好幾首詩,我感覺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震起來了。”
“我感覺所有的細胞都不斷的跳躍,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
《月下獨酌》與《把酒問月》這兩首詩,不得不說,將李白的個性完美的表現了出來。
這更為加深了大家對於【李白斗酒詩百篇】的印像。
只是。
這並沒有結束。
離開朝廷之後的李白,一段時間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
有一次。
友人宴請李白。
酒喝到一半,李白便停下了筷子。
他突然間感覺自己非常的茫然。
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也失去了人生方向。
他拔劍環看四周,更是感覺一種說不出的寂寥。
舞臺上陳凡已經化身成為了李白。
他就像一個迷路的路人,上下四方似乎都不是他的去路。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首行路難。
正是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所作的詩句。
李白在發出行路難之後,他便離開了長安。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為什麼李白的詩寫得這麼迷人。”
“我也不知道。但我喜歡他的這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哪怕茫然不知道去向,仍然對於未來懷有期待,並保持自己的信心。這就是李白,與所有詩人不一樣的李白。”
“別說了,李白,我的李白。”
……
李白的風格實在是太強大強大了。
哪怕你僅僅只是看上一眼,李白的風格便完全不能讓你忘懷。
正如李白的詩。
不同於杜甫。
可以說。
李白基本上不怎麼寫關於現實,關於人民生活的詩。
雖然他偶然有感興趣的時候會寫。
他大部分的詩,寫的是朋友,寫的是自己。
寫朋友的詩,已然可以讓李白名垂千古。
而寫自己的詩,則讓李白無人能及。
“離開長安的李白開始了周遊天下,並且,在這一年,李白碰到杜甫。杜甫比李白小11歲,一直將李白當成是偶像。雖然杜甫並不是特別知名,但李白也並沒有擺什麼架子,欣然與杜甫一起瀏玩齊梁大地。或許,在李白心中,在遊玩的時候有個伴也挺好的。”
此時。
整個舞臺畫風變得清新了許多。
他不再有此前李白懷才不遇時的苦悶。
也不再有沒有方向的茫然。
他與杜甫一同交流詩歌,一同探討丹道之術。
甚至,他還時不時開起了杜甫的玩笑。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舞臺上。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
李白也同樣回贈了杜甫一首詩。
但李白這首詩卻充滿著無比的趣味。
對於李白來說。
寫詩就像吃飯喝水,太平常了。
他實在是不理解杜甫作個詩要這麼費力做什麼?
這當然是兩個人的性格不同。
李白是將自己一腔熱血化為詩中。
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這是才華。
也可能是天賦。
而杜甫,更多的是體會人間疾苦,為人民大眾所作。
雖然這會兒年輕時候的杜甫還沒有創作出多麼偉大的詩作。
但父親去世,周遊各處之時所見的百姓生活,早已印刻於杜甫內心。
所以他很多時候下筆不像李白那般一氣呵成,他考慮的會更多。
“哈哈,這個畫面有趣。”
“千古兩大詩人相會,沒想到這麼有趣。”
“不過看起來李白並不是特別重視杜甫。”
“什麼重視不重視,此時的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