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代。只是漢天命不存,借來的周德自然也不在,大唐需要建立自己凝聚人心的道理。佛經道藏,釋道兩家在唐都極盛,雜揉文德冀以凝聚人心。結果知道了,玄宗以開元為年號,後人稱之為開元盛世,繁花似錦,也是烈火烹油。漁陽鼓動,天下大亂,那盛世一碰就散。後人讀史,看了史事脈絡,便自信滿滿地說如果當時不這樣,不那樣,不用楊國忠,不給安祿山那麼重的權,諸般種種一時之思,這盛世就能持續下去。能嗎?史書上記著的人都是傻子,就你聰明,我只要行一策就能國泰民安。自己想想可能性有多大?朝堂,是萬千人的心思,是天下人心。我們自己在官衙裡理事,看了許多奏章,諸般議論,是不是覺得這樣對那樣也對?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定了,就這麼做下去了。為什麼?其實自己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是那樣。當時人所看到的奏章,所聽到的議論,所認識到的人心,史書上並不能全部記下來。最有可能的事情,是你真地到了那個地位那個時候,諸般掙扎之後還是會做出同樣的事情來。可能換一個面目,但結果卻不會改變。要想真地改一個世界出來,就要去除掉各種私心雜念,以一個道理通於政事當中,按照道理來,才不會走偏。從這個道理上講,大唐開元,錢文用開元通寶自然能通。但是呢,還有其他錢上的文字,是按照開通元寶這個順序來讀的。開通開哪裡?不知道就存而不論,記下來讓後人知道還有這麼回事,一旦那樣也行呢?”
“國祭國祀也是同樣的道理。子不語怪力亂神,但也祭神如神在,逢禮必問,這才是正確的態度。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道,只是守住傳承,留住其精神。世間有沒有神?你說有就有,你說沒有就沒有,憑什麼呢?要麼就堅定地認為沒有,不祭不祀,既然還要去祭祀就不要三心二意。什麼是不祭不祀?是連你家裡的宗廟也一起毀掉,破天下宗族,所有的人,都不祭祀祖宗了。不能夠家裡還祭著,國不祭了,那怎麼行?天下有難,多少好兒郎勇敢地站出來,拿起刀槍去守衛家園。這些英烈,很多是沒有後的。人皆有祖,可以承後,為國為民捐軀無後的英靈怎麼辦?我說,天下人煩,做得不對我又不得不說。”
說到這裡,徐嘆了口氣。
另一個世界有什麼?如果真地有祖先英靈,作為一國執政,徐平進到那個世介面對無人承後的英靈們怎麼面對?作個揖說聲對不起?他能起那個臉來嗎?退一萬步講,真地人死如燈滅,並沒有什麼靈魂之類,無後的英烈們,曾經為國為民捐軀的英烈們,在身後冷冷清清,甚至被人羞辱謾罵,無人過問,國再有難,誰還會去救這個國啊。
“明明理不通,卻堅信不疑,是為昧己心。以這不通的理,告訴人是當然之理,是為騙人。以此去對待過去未來,是為蒙天。我們做學問的人,當求真務實,不昧、不欺、不蒙而去求學,去通人的理,去通自然的理。存而不論這四個字,求學者當牢記,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不要自以為是,更加不要強迫別人相信。我不知道世上到底有沒有鬼神,但人來這世間,實際上什麼都不知道,是不是?關於人我們能確定的,是有父母,有祖先,娶妻生子之後有後代。這先和後是知道的,對後人且教且養,對祖先祭祀,牢牢守住了這一先一後,我們便就立住了,真地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祭不祀,稱作換了人間,把以前的全部丟掉,一切都向前看就好了。不能瞻前顧後,六心不定,胡來怎麼行?”
遷都是件大事,不只是朝庭搬過去,更重要的是要天下都認為理所應當。在這個天下安定,紛紛建宗族家廟的時候,還有一件大事是行國祭國祀。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子只祭家廟就不可以了,因為家並不是國。國祭國祀,祭的是那些無後的英靈。
天下有難,無數的仁人志士走上前線,拋頭顱,灑熱血,很多都年紀輕輕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沒有娶妻生子。前世的新中國重新崛起靠的是什麼?信念,理論,方法,許許多多,但最重要還是那無數勇敢的人們。多少人倒在了血泊之中,不要說後代,很多人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從此之後不講宗族不祭祖也就罷了,一邊自己修家譜建祖廟,一邊對這些人不聞不問,天下間有這個道理?
到底有沒有鬼神?靈魂到底是不是一個存在?對於徐平來說,並沒有答案。哪怕加上他前世的知識,加上他前世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無神論者,依然沒有答案。這個問題要麼存而不論,繼承傳統,祭神如神在。要麼就是取消天下一切祭祀,從此之後天下人不祭祖不信神,既沒有祠堂和宗廟,也不許天下有宗教。後一點徐平做不到,那就只能按著前面一條去做。做就做足,事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