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心!”第三十六章完
第三十七章 誰主西遊
在許旌陽這裡吃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閉門羹。宇文邕也不介意,依舊還是謝過了,只是對於何時進行此事,卻給出了一個模稜兩可的回答:“茲事體大,我也須得等到形勢分明之後,才好做定奪。無論如何,阿一能有這樣的承諾,也少了一個大變數。”
聽到變數二字,許旌陽立時就想起了金一用元龜占卜吉凶時的景象,那種佔算的本事,以他道門天師的見識竟也從未見過,用元龜佔算的時候,金一就好像真的是以天地主宰的身份,看著掌中的天地演化一樣。若是宇文邕想要知道自己應該做何取捨,何不請金一來占卜一下?
可這念頭剛一產生,許旌陽便隨即打消了。眼前的這位大周天王,對於金一明顯已經起了戒心,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說他能不能相信金一的佔算結果,就連讓他對金一和盤托出心中的計算,也是不可能的事了。既然如此。夫復何言?
許旌陽心中一嘆,起身稽首道:“大家自有雄略,貧道本非塵世之人,不解箇中利害,也不能有所參詳。只是大家若要化解這一場天地的大變,金錢神實是一著關鍵所在,望大家深思,慎行!貧道先告退了。”
宇文邕以禮相送,對許旌陽他還是絲毫不敢失了禮數。只是對於許遜臨別的贈言,宇文邕心中也是不以為然:“關鍵……我所不能釋懷的,就是他是這場天地大變的關鍵啊!手握大權的我,假以時日連天地都要低頭,怎麼還抵不上一個渾身銅臭的錢神!”
此時此刻,長安城上的雲中,現出一個身影來,白衣高髻,手託淨瓶,淨瓶中插著楊柳枝,手結施無畏印,雙目似開似閉,將下方的種種變化盡皆收在眼中。“佔據關中,上下同心,驍勇善戰,……宇文周的局面,倒真的和當初商周革命時的姬周頗為相似,就連對手是佔據關東、更為繁華富庶的勢力,其天子卻是昏庸暴虐。空有名將而不能用,這一點也是一模一樣,難怪我佛門上下,都有二次封神之議……就不知佛祖為何,遲遲不動?”
這位正是觀世音菩薩,她奉瞭如來佛祖之命,二次從兩界山出發來到中原,肩負著要引導大週上下皈依佛門,讓一度從關中消失的佛法重新大大昌明的重任。想要做到這一點,即便是僅在佛祖之下的觀世音菩薩,又談何容易?能觀世之音,她早已知道了關中佛門的現狀,原先的百萬佛子,此時都已經成了大周國中的編戶齊民,寺產積蓄更已經是煙消雲散。唯一還能值得利用的,便是那在洛陽戰場上被收降的二十多萬少林僧兵,因為宇文邕退回關中之後許多大事要處理,到現在還沒顧上他們,只是留在同州霸府的原址,被監視著。
“從此入手,或許可以讓大周能重新皈依我佛。只是那大周天王宇文邕。手握大權,雄心直追當年的秦始皇,又豈是如此易與?……”觀世音菩薩眉心微蹙,正在籌思,忽然心生警覺,向遠處望去,只見雲中一片光芒閃動,大隊人馬來到面前。
這一隊人馬非比尋常,前有三十六青龍,後有七十二白虎,左邊有護法天兵,右邊有有道神仙,雲中影影幢幢,不知有多少,團團簇擁著一位道人,胯下騎著青牛,左右伴著金銀二道童,手持扁拐。
觀世音菩薩見了,立時垂首斂眉,上前見禮:“老君,何事親下凡塵?”
觀世音菩薩乃是西天佛祖之下第一人,老子也要給三分面子,笑道:“原來是觀世音菩薩,何必明知故問?你是來做什麼,我便也是來做什麼。”
就算心裡有了準備,聽到老子這般直接,觀世音菩薩也要皺起眉頭:“道祖,那大周天王手持權柄,威勢直追當年秦始皇。天地都不放在眼裡,又下了除佛滅道的法令,將道門在關中巴蜀的信徒盡數勒逼還俗為民,道祖不追究其罪,難道還要放下身份去向他低頭?這權威之力,竟有這般的玄奧?”
老子就像聽不懂觀世音菩薩口中的譏刺一樣,笑道:“這般的話語,好似不該從菩薩口中說出,然則菩薩此時到此所為何事來?”
好在是菩薩的修為,天塌下來也不會亂了方寸,何況是在老子面前?只是身為道祖的太上老君,居然親下凡塵來,和一手掃平了關中道門的大周通起了關節,這就連觀世音菩薩都沒想到,不能沒有微辭。
好在老君似乎也沒有那麼厚的臉皮,能在這種情況下湊上門去獻媚,拂塵一擺,向觀世音菩薩示意告別,大隊人馬在長安城上空的雲中轉了一圈,便向東方去了,看那去勢,當是衝著王屋山老君洞而去。
觀世音菩薩嘆了口氣,將身一轉。按落雲頭,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