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篇最初發表於1996年8月23日《南方週末》。

《王小波全集》 第一卷百姓;洋人;官

小時候,每當得到了一樣只能由一人享受的好東西而我們是兩個人時,就要做個小遊戲來決定誰是幸運者。如你所知,這種把戲叫做“石頭、剪子、布”,這三種東西迴圈相剋,你出其中某一樣,正好被別人克住,就失敗了。這種遊戲有個古老的名稱,叫做“百姓、洋人、官”,我相信這名稱是清末民初流傳下來的,當時洋人怕中國的老百姓,中國的官又怕洋人。《官場現形記》寫到了不少例項:中國的老百姓人多,和洋人起了爭執,就蜂擁而上,先把他臭揍一頓——洋人怕老百姓,是怕吃眼前虧。洋人到了衙門裡,開口閉口就是要請本國大使和你們皇上說話,中國的官怕得要死——不但怕洋人,連與洋人有來往的中國人都怕,這種中國人多數是信教的,你到了衙門裡,只要說一句“小的是在教的”,官老爺就不敢把你當中國百姓看待,而是要當洋人來巴結。書裡有個故事,說一位官老爺聽說某人“在教”,就去巴結,拿了豬頭三牲到人家的廟裡上供,結果被打得稀爛攆了出來——原來是搞錯了,人家在的不是洋人的天主教,而是清真古教。

小說難免有些誇張,但當時有這種現象,倒是無可懷疑。現在完全不同了。洋人在中國,只要不做壞事,就不用怕老百姓。我住的小區裡立有一塊牌子,寫有文明公約,其中有一條,提醒我見了外國人,要“不卑不亢,以禮相待”,人家沒有理由怕我。至於我國政府,根本就不怕洋人。在對外交涉中,就是做了些讓步,也是合乎道理的。就說保護智慧財產權吧,盜版軟體、盜版VCD,那是偷人家外國的東西;再說市場準入吧,人家外國的市場準你入,你的市場不準人家入,這生意是沒法做的。如果說打擊國內的盜版商、開放市場就是怕了洋人,肯定是惡意的中傷。還有中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不當頭”政策,這也合乎道理,要出頭就要把大把的銀子白白交給別人去花,我們捨不得,跟怕洋人沒有關係。在這個方面,我完全贊成政府,尤其這最後一條。

既然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再說這些似乎是無的放矢——但我的故事還沒講完呢。無論石頭、剪子、布,還是百姓、洋人、官,都是迴圈相剋的遊戲。這種古老的遊戲還有一個環節是老百姓怕官。這種情況現在應該沒有了——現在不是封建社會了,老百姓不該怕官。政府機關也要講道理、依法辦事,你對政府部門有什麼意見,既可以反映上去,又可以到檢察機關去告——理論上是這樣的。但中國是個官本位國家,老百姓見了官,腿肚子就會篩起糠來,底氣不足,有民主權利,也不敢享受。對於絕大多數平頭百姓來說,情況還是這樣。

最近有本暢銷書《中國可以說不》,對我國的對外關係發了些議論。我草草翻了一下,沒怎麼看進去。現在對這本書有些評論,大多認為書的內容有些偏激。還有人肯定這本書,說是它的意義在於老百姓終於可以說外國人,地位因此提高了。可能我在胡猜,但我覺得這裡麵包含了三重的誤會。其一,看到我國政府在對外交涉中講道理,就覺得政府在怕洋人——不講理的人常會有這種看法,這是不足為奇的。其二,看到海外的評論注意到了這本書,覺得洋人怕了我們——有些人就是這麼一驚一乍,一本書有什麼可怕的呢?其三,以為洋人怕了這本百姓寫的書,官又怕洋人,結果就是官也怕了百姓了,老百姓的地位也就提高了。這是武俠小說裡的隔山打牛、隔物傳功之法。這其一和其二無須我再說,大家都知道是不對的,而且很沒意思。其三則完全是小說家的題目,但我覺得這種說法完全是扯淡,因為就算洋人怕了你,官又怕了洋人,你還是怕官,這一點毫無改變。

從前,有個大學的青年教師,三十多歲了,每月掙三五百塊錢,談起物件來個個吹。他住在筒子樓裡,別人在樓道里炒菜,油煙滾滾灌到臥室裡。每次上樓裡的公共廁所,不論開啟哪一間隔間,便池裡都橫亙著幾根別人遺下的粗壯的尿橛子,……除此之外,他在系裡也弄不著口好粥喝,副教授一職遙遙無期,出門辦件事,到處看別人的臉色——就連樓前樓後帶紅箍的人都對他粗聲粗氣地亂喝呼。你知道他痛苦的根源嗎?根源在於領導上對他不重視。後來他寫成了一本書,先把洋人嚇得要死,洋人又來找我國政府,電話一級級打了下來,系主任、派出所、居委會趕緊對他改顏相敬——你知道小人物翻身的原因嗎?就在於發現了隔山打牛的訣竅啊。這個故事沒有什麼針對性,只是在翻寫話本里的《李太白醉草嚇蠻書》,大家可以找原本來看

遊戲競技推薦閱讀 More+
道士技能

道士技能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142萬字
海棠無香

海棠無香

淘氣
遊戲 完結 13萬字
清殤·夜未央

清殤·夜未央

一米八
遊戲 完結 50萬字
步步為贏

步步為贏

不言敗
遊戲 完結 53萬字
大唐魔法師

大唐魔法師

冷如冰
遊戲 完結 150萬字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客廳裡幹女友的表妹

連過十一人
遊戲 完結 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