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 (第2/4頁)
冰點沸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心,讓人收拾內庫房的時候自個還去監管了兩天。
就在那回,她無意間發現了一副被儲存得特別鄭重的卷軸。那捲軸用的紙張和綾緞,根本就是非常廉價的東西,畫上的一叢竹子也不像什麼名家手筆,只是畫風有些新意。
然而那畫上,就寫著她印象極深的那句詩“任爾東西南北風”。
陪著她一道檢查內庫房的大太監惠周,見她翻出這卷軸來,那臉上的表情實在有點兒微妙。她詢問的時候,惠周只說這是皇上在潛邸時珍藏的畫作,因此才這麼鄭重地收了起來。
秦皇后敏感的意識到,或許畫這畫的人,對於朱毓昇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的……
可是她聰明的什麼都沒再追問。
她是朱毓昇的皇后沒錯,但她十分清楚,自己在朱毓昇心目中是個什麼樣的地位。沒有必要給自己找不自在不是麼?
況且就算皇上和這畫的主人發生過什麼,那也是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什麼好追究的呢?
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秦皇后只將這幅畫和那首詩埋在自己的心底,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過。後、宮不是個能找到說心事的人的地方。
但是……如今,陸懋卿的這幅畫就出現在自己的眼前。秦皇后心中哪能不起一點波瀾?
“昶兒,他這畫好像和你畫的不一樣,不是先生教的吧?”
太子點頭應道:“嗯,他說是他孃親親手教他的。”
陸懋卿的娘……陸寒的妻子陸秦氏?
秦皇后腦中隆隆作響。
她刻意去尋找皇上與這陸秦氏是否有關聯的證明。
有句話說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當你真的有心要做成一件事,總會得到一些成果的……
許許多多的資訊從各個方面彙集到了秦皇后的手中。比如芳菲與端妍在老家就已是閨中密友,而皇上在入宮前每年都要去陽城、去外祖家,這是很容易就能得知的。還有很多很多……
由於此時的宮中大多都已是秦皇后的耳目,她甚至查到了有一兩次,陸秦氏從自己宮裡出去以後,間隔了好久才出了宮門。
這其中難道沒有古怪嗎?
只要想通了這一點,皇上的許多怪異之舉,在秦皇后心中都有了答案。
怪不得皇上那麼重用陸寒,可是平時根本就不喜歡召見他。這根本就不合理……原來,皇上重視的不是陸寒,他和陸寒之間的“緋聞”也絕對是荒唐的笑話,皇上真正在意的人是……
知道得越多,秦皇后越是百感交集。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因為同樣姓秦,才會被立為皇后呢?
什麼感慨都有的,但是說到嫉妒、吃醋之類的情緒,卻是很少很少。
如果是別人,或許會對芳菲又恨又妒,或是心高氣傲極不服氣。秦皇后卻沒有這種感覺。也許,和她的出身與性情也有些關係。
相對於宮中的許多人,她的出身可以稱得上是寒微——現在父親才被封了樂清伯,面子上好看些了,但誰都知道她孃家本來只是個七品小官。
她是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她厭惡爭寵的羅淑妃、忌憚高傲的張賢妃,乃至新上位的梁惠妃,都是她敵視和鬥爭的物件。因為這些人,以及她們所出的子嗣,會影響到自己與皇兒的安危。
這是關係到自己根本利益的事,當然要力爭到底。
可是,芳菲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後位。即使皇上再喜愛她,也不會。
這又不是漢唐那會兒了,納臣妻入宮什麼的完全沒有人說閒話。現在的大明朝,儒學思想根深蒂固,要是皇上執意要納這麼一位四品官員的正妻入宮,肯定是滿朝震動,光是言官的奏摺就能把朱毓昇淹沒,很可能會出現滿朝文武罷工的盛況。
綱常不可廢這是儒學的根本。
而且,秦皇后的直覺告訴她,皇上也沒有納這位陸秦氏入宮的心思。如果他們真是相遇於多年之前,那時男未婚,女未嫁,身為宗室子弟的皇上要納個民女在身邊服侍,沒什麼阻力……何必等到現在才讓她入宮?
至於朱毓昇和芳菲之間現在有沒有“奸、情”,秦皇后反倒不那麼在乎。當皇后的人,就得接受皇上三宮六院,就算他多一個情、婦,有什麼區別麼?
在殘酷的後、宮鬥爭中,秦皇后早已學會了不要意氣用事。像是原來,羅淑妃剛剛得寵的時候,秦皇后還會在宮裡大罵她狐媚子,現在的秦皇后卻不會這麼做了。
她只是在想著,怎樣維護自己的利益,以及掙到更多的利益